?????? 杜佳 崔珠坤
長官包子,因其源于長官鎮而得名,是獨具特色的寧津地方美食,它與大柳面、保店驢肉齊名,為寧津縣“三大名吃”之一。2007年,長官包子制作工藝被列入德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生”于亂世,名揚四方
長官包子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年代,并不像它的味道那樣美好。
清光緒年間,袁世凱在山東以圍剿義和團的名義,到處橫征暴斂。逼得本來就很貧困的回族同胞們,有的下關東,有的沿街乞討,日子稍好一點的就做個小買賣糊口。在長官鎮上,做小買賣的特多,有包子、果子、點心、面條、火燒、窩頭、饅頭等,單是包子鋪就有18家。這些賣包子的,有的面白、有的個大、有的餡好、有的油多。它們口味各異,樣式不一、爭奇斗艷。
群眾通過長時間的比較,認為張會立家的包子最好。張會立家境貧困,在街上租了一間半房,開起了包子鋪,經過十幾年精心細致地琢磨,博采眾長,創造出了具有餡精味美、面白色晶特點的包子。張家的包子慢慢得到了大眾的認可,逐步名揚四方。
長官鎮地處兩省三縣之交,集市上人多,且流動性強,來此購物或過往者,無不以品嘗張家包子為榮耀。沒吃過的人一嘗,確感美味怡口、回味無窮,便四處張揚傳播,使張家包子的名聲越傳越遠,四周百里內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本來大伙認可的是張家包子,因為它源于長官鎮,且人多嘴雜、口傳必有失誤,從而張就成了長,“張家包子”就成了“長官包子”。
用料講究,做工精細
長官包子之所以享譽四方,深得群眾的喜愛,與其用料講究、做工精細有著很大的關系:
選用新鮮的上等牛、羊肉,剔盡筋骨,先切成塊,再剁成餡,要使肉餡達到細而不泥,然后配蔥姜細絲,加小磨香油、上等醬油、花椒水等調料調制,最后用木棒沿同一方向反復攪拌,直至肉餡出勁,再燜制一段時間,入味后才可使用。
做包子的面要選用優質小麥精粉,面要和得嫩一些,做到兜餡不破,軟而不粘。
包包子也很講究,要做到“上捏三十二,似一朵花,封口嚴而實,湯汁不外灑。”
這樣做出來的包子,既美觀又兜油籠味。包子蒸好后,在遠處看,宛如一朵朵盛開的菊花,提起來,又像一個個透明的燈籠。
凡是吃過長官包子的人都覺得,品嘗長官包子簡直是一種藝術享受。
傳承有序,頗具價值
長官包子具有獨特的社會文化歷史價值。
首先,長官包子發展至今,傳承有序,制作工藝精細獨特,具有典型的伊斯蘭教民族飲食文化的特性,對研究伊斯蘭教民族飲食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其次,其高超的制作技藝,熟后如盛開的朵朵白菊花,令人賞心悅目,食欲大增。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對改善大眾的飲食結構、培養膳食文化素養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第三,長官包子作為美食品牌,對豐富寧津大眾文化、弘揚優秀民間飲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