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花杠”表演中的武術對打
1992年武城抬花杠參加“中國沈陽國際民間文化藝術匯演”
崔珠坤 杜佳
武城花杠舞又稱“抬花杠”,是武城縣老城南屯一帶群眾性的民間舞蹈藝術,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歷史。2006年,它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五百余年歷史傳說始于“仙姑顯靈”
據說,“抬花杠”是由“大姑出巡”引發的民間藝術活動。
相傳明朝弘治年間,武城一帶連年干旱,“地不生禾,樹不長葉”。農歷四月十八早晨,突見城東娘娘廟飄起一朵祥云,一仙姑駕于云上,手持花籃,邊走邊撒,所到之處萬物復蘇,后來在南屯上空落下,不見蹤影。人們奔走相告,認為是王母娘娘女兒顯靈,拯救百姓。由此在南屯修了大姑廟,祭祀崇拜,香火不斷。“抬花杠”便是由人們抬著花籃去祭祀大姑神衍生而來的。“抬花杠”者手舞足蹈,集舞、樂、武于一體,逐漸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表演藝術形式。
抬花杠表演技巧——“轉背”
七十二番鼓點陣容強大技巧講究
清乾隆間,以三義村為軸心,形成了聯合抬花杠隊伍,抬花杠的形式、舞步、動作、套路也進一步規范。一般出巡隊伍最前是兩個紙扎的開路鬼,隨后是一排排整齊的架鼓隊,幾十面鼓同時演奏,鼓點變化多樣,有七十二番之多。架鼓隊后面是制作精美的大姑神像,再后便是陣容龐大的抬花杠舞隊。
花杠舞動作粗狂豪放,形式為兩人一臺杠。花杠制作獨特,杠柜四尺見方,周圍用花布圍著,內裝重物,上邊扎有五六尺長的竹枝,裝飾五顏六色的花朵,掛著四串銅鈴,杠柜中心插一長桿雞毛撣子,象征“吉星高照”,同時,柜中穿過一根長五米左右的杠桿,一般用杉木或彈性強的材質制作。
抬花杠不能用手扶,只用頭、肩、背,靠顫力變換動作。主要技巧有頂杠、轉肩、換肩、轉背、顫背、蹲步、挖步、輕步等。表演時均由四人兩班輪換,上下場均由無數動作巧妙接換,保持表演的連續性。表演者要求有扎實的功底。舞蹈動作歸結為:“腳步沉,膝微彎,小甩走,大甩轉,騎馬蹲襠全身顫。”
抬花杠表演技巧——“頂杠”
數不清的獎項拍進電影享譽全國
1979年,武城縣文化館對“抬花杠”進行了發掘整理和藝術加工,把它從民間搬上舞臺,在德州地區文藝匯演中獲“優秀節目”;同年赴省匯演獲“山東省優秀節目”;1984年中國舞協將“抬花杠”錄像保存;1992年“抬花杠”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東卷》,成為國家藝術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同年,“抬花杠”在中國沈陽國際民間文化藝術匯演中榮獲“優秀節目”;1996年參加山東省委宣傳部、文化廳舉辦的齊魯民間廣場藝術展演,榮獲“黑牡丹獎”;2009年,“抬花杠”為電影《佛光寺傳奇》友情出演;2010年,它參加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2012年,根據抬花杠改編的舞蹈《回門》參加中國第三屆秧歌節,獲得“組織獎”和“最佳表演獎”兩項大獎。
2013年武城縣被省文化廳評為“山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抬花杠之鄉”,這項古老的民間樂舞,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將發展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