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惠彬
??? 古老的德州城原來有五口較有名氣的古井,它們是盧家井、呂家井、馬家大井、三山加一井(景)和恩泉井。前三口都是大戶人家行善或為了方便而打的,三山加一井(景)名氣大卻不適用,只有“恩泉井”不僅位高名貴聲名遠播,而且水質甘甜,一直供百姓飲用,是一口名副其實的著名“甜水井”。
??? 在德州城,對于這口“恩泉井”的說法和傳說知者甚多,可它的真實的位置知者卻很少。當時在陳家花園里也有一口井,人們往往將其誤認為是“恩泉井”。實際上,真正的“恩泉井”坐落在馬市街南頭的路西而不是路東,即現南營街的東南一帶,它與原來的“陳家花園”隔路相望。
??? 老時候,這一帶是一片荒地,南營街東頭及馬神廟街西頭的百姓都到這里來挑水吃。直到民國初年,那塊上面寫著“恩泉井”三個大字的石碑,還歪歪斜斜地立在井旁,只是已經殘破的不成形了,上面的落款等均看不清楚。后來不知誰將其推倒,墊在了井臺上,再后來就下落不明了。
??? 因這口井的歷史資料都是傳說,故它是哪一年誰家打的,誰也說不清楚,它一直就以傳說故事的形式在民間廣泛流傳著:
??? 據傳說,在明初的“靖難之役”中,朱棣圍攻德州城的部隊駐在德州城南,這口井里的水供幾萬人馬飲用,竟然始終不枯竭,因而立了功。朱棣在感嘆之余為此井題字勒石“恩泉井”。朱棣稱帝后,遷都北京駐蹕德州皇殿時,還專門拜謁了此井。故這口井在德州是個有地位的名井。
??? 這只是個民間傳說故事,可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
??? 話說,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孫子朱允炆,史稱建文帝。建文帝掌權后接受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削藩建議,立即著手進行削藩,不多日子好幾個藩王被他鎮壓了。駐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感到自身難保,便打著“誅齊黃,清君側”的旗號發動了“靖難之役”起兵反朝廷。
??? 德州城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將土城改建成磚城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就去世了。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便發動了“靖難之役”。這時的德州磚城剛剛修好,在它的周圍還沒形成居民區和商業區,現南營街一帶除了有一條路外,幾乎沒有人家。
??? 為了鎮壓朱棣造反,建文帝委任紈绔之子李景隆為征北大將軍,哪知白溝河一戰,李景隆被朱棣打得一敗涂地,獨自一人跑回了德州城。朱棣隨之追到德州城下,攻破“十二連城”,奪取了“北廠糧倉”,繳獲了100多萬擔糧食。
??? 朱棣恐糧道被切斷而撤回了北平,濟南守衛盛庸收復德州城。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軍再次包圍了德州城,當時,現南營一帶地域開闊,向西是運河,朱棣的大營就扎在了這里,這口井就被圈在了大營以內。因這里地處德州城南,故稱為“南營”,這就是南營街名的來歷。
??? 這時朱棣的部隊與駐扎在城里盛庸的部隊在這一帶展開了拉鋸戰,盛庸的部隊出城必敗,而朱棣的部隊又攻城不下。
??? 一口井里的水,能供幾萬人馬飲用是不可能的,但供朱棣大營里的人馬飲用還是可以的,故這口井給朱棣留下了較好印象。但當時的朱棣,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思為此井立碑,再說就是立了也會被官家砸了。
??? 實際后來人在井旁只見到“恩泉井”三個大字,落款等都看不清。就算真的是朱棣立的,也應該是在他駐蹕德州皇殿時立的。可多數人都認為有了傳說后才有了石碑。
??? 可無論怎么說,德州城南確實有一口名曰“恩泉井”的古井,它確實與朱棣有關,在當時絕對是一口地位很高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