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珠坤杜佳
繡球燈舞是從古代的社火中演變而來的,是人們用來表達祈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愿望的,集武術、舞蹈為一體的自娛自樂的民間藝術活動,起源發展于齊河縣祝阿鎮官莊村并流傳至濟南市長清、北園一帶。
2006年,繡球燈舞列入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傳承三百多年文武秀才改進技藝
300多年前,勞動人民在飽受兵荒馬亂、漂泊流離之苦后,迎來了“康乾盛世”。為了慶賀這一較為安定的生活,每年春節,官莊村民便紛紛表演“社火”表示慶祝。
該村有一位彩扎藝人叫徐東文,手藝高超,會做各種繡球燈,逢年過節他便做些繡球燈在春節前到集市上賣。因為繡球燈做得好,人們爭相購買。除夕晚上,人們在繡球燈內點上蠟燭掛在門口,表示喜慶,表達祈求平安、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愿望。有一年,村辦“社火”,徐文東就仿著繡球的形狀扎了一對繡球燈讓兩個兒子在“社火”上表演,煞是威風好看。尤其在晚上,手中的繡球燈舞起來通明光亮,令人叫絕。隨后村里辦“社火”,舞繡球燈成了主要節目,由原來的兩人,慢慢發展到四人、八人。
最初的時候,舞燈的套路比較簡單,到了1759年,官莊村出了位武秀才叫徐久誠,指導大家把武術動作融入燈舞之中,使表演變得剛柔相濟,豪放優美。至1763年,村中又有一位文秀才叫宋武烈,他創意獨特,指導大家用燈擺成“天下太平”、“天下一品”的字樣,使表達愿望的效果更加顯明。從徐東文開創繡球燈舞傳到徐春生這一代,繡球燈舞已經在官莊村流傳了十幾代了,也使得繡球燈舞有音樂、鑼鼓伴奏,形成較為系統、完整的民間舞蹈。
燈具要求嚴格牛油蠟燭耐燃不滴
繡球燈及其相關制品的制作要求十分嚴格。
繡球燈由內球和外球組成,內球的球架是用白紗或白毛頭紙糊起來的,用五彩把內球表面交錯有致地涂上顏色,成為一個彩球,在內球架內裝置一個“U”型的轉子,內球的一端留下一個孔,在轉子底部放置蠟燭;外球用彩紗或彩紙裝飾起來,再在四周鑲上小花朵;然后,將內球置于外球內,內球的兩端用繩固定在外球兩端,使內球旋轉自如,晚上,點上蠟燭,球體更加絢麗多彩。這樣,一個造型生動、制作精美、色彩鮮艷的繡球燈便做成了。
牛油蠟燭是用牛油和石蠟熬制而成,特點是耐燃、不滴。打擊樂器有大鼓、扁鼓、大鑼、小鑼、鐃鈸。民族樂器有嗩吶多支、笙多把、螺號、笛子。舞燈人和樂隊服飾是頭扎黃色方紗巾,戴紅色英雄髻,身穿黃色對襟絲綢褂和黃色絲綢褲,腰束紅帶,腳穿皂靴。
表演精彩絕倫行云流水燭光不息
繡球燈舞表演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至二月二這段時間。
繡球燈舞表演每組8人,共4至6組,每人雙手各持一燈,武生裝束,表演者要求腿功、手功、腰功高強,舞蹈動作主要以“抖打”“秧歌步”“循環步”“雙挽花”“金雞獨立”“旋轉跨步”等為主,婉轉飄逸,疾緩有致。表演形式有“單剪子股”“雙剪子股”“四門斗”“串花”和“擺子”,舞蹈和武術融為一體,剛柔相濟,威武雄壯,氣勢恢宏。
表演時用民族樂器以“將軍令”、“備馬令”等為曲牌,用打擊樂器以“急急風”、“長行”等鼓譜為主要伴奏,烘托出喜慶、熱烈、歡樂的氣氛。特別是在晚上,夜幕降臨,隨著嗩吶和鑼鼓聲,點燃蠟燭的繡球燈聞樂起舞,忽兒似行云流水,忽兒似流星追月,不管舞燈人怎樣表演,蠟燭始終朝上,燭光不息,令人叫絕。
二月二過后,在鞭炮、鑼鼓聲中,舉行收燈封箱儀式,村民們把服裝、器具放入特制的箱中保存,把繡球燈放在會首正房的梁上。
新中國成立后,繡球燈舞得到進一步的改進提高,日臻完美。2005年,因挖掘保護繡球燈舞成績突出,祝阿鎮被授予“全國保護民間鄉土藝術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