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珠 坤姬 春雪
打夯小調俗稱“峨號”,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曲調,但是都有著高亢有力、節奏鮮明的主調。它是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出來的藝術形式,用以凝神聚力,并起到減緩勞動強度的作用。
2017年,打夯小調列入第五批德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源于黃河岸邊
齊河縣位于黃河岸邊,與省城濟南隔河相望,全縣南北長73公里,東西寬達22公里,面積1411平方公里。全縣沿黃地區長達幾十公里,也是德州市唯一沿黃縣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產生了大量黃河號子與打夯小調。
打夯小調是在勞動人民生產生活中產生出來的孕育出來的,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幾百年來傳唱不衰,成為齊河縣保留的民間音樂,在繁榮鄉村文化、推動文化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齊河縣晏北街道義和村打夯小調就是最具代表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種。
俗稱“峨號”
打夯小調俗稱“峨號”。在齊河,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曲調,但是都有著高亢有力、節奏顯明的主調,反映了勞動人民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
打夯小調均為2/4節拍或4/4節拍,曲調或高亢有力,或輕松婉轉,根據打夯者體力、情緒而定:高亢時選用2/4節拍曲調,使其群情昂揚,號聲震天;婉轉時選用4/4節拍,曲調舒緩委婉,體力稍有緩慢放松,喊號者則隨意編入滑稽幽默詞句,使大家在工作中放松心情,起到調節心境的作用。
旋律特點
打夯小調的旋律特點,或高昂歡快,或輕松愉悅,有長有短、有緊有松,使人聽之、唱之都身心愉悅,精神振奮,其以優美的旋律,高亢的音調,獨特的韻味,成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音樂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具有文化、歷史和科學價值。
近年來,打夯小調逐步融入了現代因素,齊河藝人創作了《永遠跟著黨走》、《四德歌》等小調,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