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街頭擺放的硬幣箱
8月4日起,一則標題為《我們把一箱硬幣放在德州街頭,供路人自取,結果震驚所有人……》的實驗類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德州某微信自媒體平臺于當天發布消息稱,他們于3日在中心廣場公交站牌等地放了一個盒子,裝滿了500元(面值分別為5角和1元)硬幣,還放了一塊非常醒目的牌子,上面寫著:“如果你急需用錢,請自取!每人最多可取3元!如果想幫助有需要的人,哪怕留下1元,也是愛心”。自媒體發聲:當晚他們清點了箱子中的硬幣、紙幣共計488元!抱著錢盒子回來的時候,說不出來的感動……
那么,這場風靡全國的“硬幣測試”背后有哪些隱情?其過程和套路又是什么?市民對此怎么看呢?記者進行了相關調查采訪。
偷拍市民不同反應 “硬幣測試”刷屏朋友圈
如今的互聯網已是“眼球經濟”,其點擊量可轉化為商業利益。就在這幾天,許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件事刷屏——全國不少城市,先后有人在街頭開展所謂的“硬幣測試”:“創意”思路驚人相似,都是在鬧市區放置一盒子硬幣,讓需要的人隨意取用,但設置了最多取用的上限。
無獨有偶,8月3日這天,德州鬧市區的街頭也冒出了所謂的“硬幣測試”。德州某自媒體發布消息,他們在中心廣場公交站牌、中心廣場、步行街、德百停車場、高地世紀城等地放了一個盒子,從其拍攝的視頻不難看出,參與的市民不在少數,有的紛紛圍觀、拍照、猜測,甚至發朋友圈,還有人經過后又回頭,站在不遠處觀望……
在這則1分56秒的短視頻中,有學生模樣的人路過后并沒有選擇“拿”,而是看了看離開了;也有人拿出手機拍下照片,推測應該是發朋友圈;一個抱著孩子的媽媽在看了牌子之后,拿走一枚硬幣給孩子買了玩具;一對情侶從錢包里拿出紙幣并兌換了等額的硬幣后離開;還有一位姑娘駐足片刻將兩枚硬幣投入錢箱……兩位身著志愿者服飾的老人看到箱子后,擔心被不需要的人搬走選擇了默默守候。
其實,這一活動已在全國“風靡”引起了許多網友和媒體的關注。有網友認為,這個測試充滿正能量,也有網友表示,營銷公眾號不應拿“人性的測試”作為吸引眼球、作秀“漲粉”的手段,也不應該不經當事人同意就隱藏拍攝并發到網上。
不少媒體報道稱各地的“硬幣秀”,不過是營銷號博取點擊率的一場場策劃。
許多城市都在上演 過程和套路幾乎一模一樣
近期,成都、上海、重慶、廣州、石家莊、南京、無錫、鄭州、西安等城市的繁華路段,也都出現了一箱可以隨便拿的硬幣——全國多個城市似乎同時都在進行所謂的“硬幣測試”。《廣州街頭出現一箱硬幣,供路人自取,結果出乎意料……》《我們把一箱硬幣放在成都街頭,供路人自取,結果出乎意料……》相似的新聞、相似的標題,讓“一箱硬幣”在朋友圈火了起來。
記者多方了解發現,這些文章內容大同小異,且都是把一箱硬幣擺在人流量密集的車站、人行天橋、地鐵站門口等地,在箱子旁豎一塊牌子,大概內容是“這些是免費的硬幣,如果需要請自取”。同時,活動發起者在隱蔽的地方用攝像頭拍下路人的反應。
為此,也有人不禁猜測,到底是誰在做這樣的測試?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然而,記者綜合網絡發現,也有細心的市民指出這項測試始作俑者是一家廣州的公司。
綜合媒體報道,其測試者自述活動的初衷為,一是開展公益活動,為確實需要零錢的人(比如要坐車、買瓶水喝、沒吃早飯買個面包沒零錢等)提供幫助;二是測試當地民眾的道德水準,看會不會有故意多拿錢或把錢都拿走的人。然而,這一做法竟雨后春筍般地在全國各地上演了。
反觀其測試結果和各地市民的反應也是驚人的相似:一開始大家都視而不見,隨后有人開始從箱子里拿硬幣,還有人向箱子里投放硬幣。測試的結果大部分是箱子里的硬幣沒有變少,有的甚至比之前的還要多。于是,活動發起者最后美其名曰地總結稱,市民素質提高了,人與人之間重拾了信任,“善意的舉動溫暖了一座城”……
市民熱議褒貶不一 “設局下套”測試有失底線
針對近日發生在德州街頭的“硬幣測試”,記者隨機采訪了20名中青年市民,出乎意料的是13名市民表示均關注了朋友圈的“傳言”,剩余的7名市民表示“只是一陣風”且不可取。
然而對該事件的評價,5名市民表示“很暖心”、“值得推薦”,11名市民表示對這種考驗人性的商業行為極其憤怒,剩余的4名則表示“不關心”。
“這樣的營銷行為就是為了博眼球嘩眾取寵,毫無意義。”市民陳建表示,這樣打著公益的幌子去賺點擊量,實屬對市民的欺詐,呼吁執法部門進行重點打擊。
和陳建一樣,不少市民在得知“硬幣測試”的始末后表示,真正的公益不只是一天或幾個小時的行為,有些市民放了錢是為了奉獻,而不只是為了一個實驗結果。
“真正做公益,默默放著就可以。這樣大肆宣揚,還大張旗鼓地用幾個小錢試探人性真的好嗎?”市民韓女士則表示,這幾天全國各地都在做這樣的測試,擺個硬幣箱到公共場所,等于是告訴別人有人正在做測試偷拍你。
采訪中,17歲的小麗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即便是作秀,她認為也很暖心,碰見這樣的箱子后她會伸出援手去投錢。而談及到這只是個“實驗”,她依然表示要堅持去做,目的只是為了能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的感動,等于他們的‘10萬+’,不管‘檢驗’結果如何,這種公然‘設局下套’測試公民個人道德的做法,在媒體人多年前剛剛從事暗訪調查工作時,就知道是不允許的,這是職業行為應該守住的底線。”有媒體人表示,不管是媒體還是“組織行為”,都無權這樣在道德上“凌駕”于普通公民之上,把不知真相的個人當作道德檢驗品,這于理于法都說不通,是一直被傳媒界和法律界所批判的。
“眼下,各種商家為博眼球推出的新玩法可謂層出不窮。而這種為增加點擊量,拷問人性的做法飽受詬病。畢竟人心換人心,善意換來善意,這種打著公益旗號的活動出發點本來就不是善意的,這種商業宣傳模式只能是一陣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代桂華表示,每個人都得明白,靠這種方式來測試道德與人性,終究是不恰當的,也無法測出社會真實的道德發育狀況,而市民當真就真輸了。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