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縣晏城鎮有個朱家樓,距縣城南三里。據考證,該村是元朝末年朱氏由諸城遷此立村,取名朱家莊。明朝洪武年間,因該村朱春登、朱春科兄弟二人在朝為官,回村修建串花樓,故改名朱家樓。京劇《牧羊卷》的故事就發生在朱氏兄弟身上。
據《齊河縣志》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朱家莊有一朱氏兄弟,老大夫人鄭氏,為人正直,樂善好施。膝下一子名叫朱春登,心地善良,待人誠實。娶妻趙錦堂,美貌出眾,賢德孝順。老二夫人宋氏,尖酸刻薄,貪得無厭。膝下也有一子叫朱春科,性情豪爽,處事公道,尚未娶妻。老兄弟倆在世時一家人和睦相處,相安無事,一直未分家。后來兄弟倆相繼去世,這個一向平靜的家庭便發生了變故。
一日,官府奉旨招兵去平定西施國黃龍之亂,春登、春科兄弟倆都在招兵之列。一家人連夜安排家務,并由春登提議讓嬸子宋氏當家。宋氏一聽正合心意便一口答應下來。
送走春登、春科兩兄弟,宋氏便思謀著如何乘機獨占全部家產。正巧,她娘家侄兒宋成因賭博輸了本錢來借錢。姑侄二人定下毒計,讓宋成抄近路前去截殺春登,事成之后宋氏付給宋成白銀三百兩。
再說春登、春科貪趕路程,第二天暮色中行至一片密樹林中,突然叢林中躥出一蒙面人,揮刀向春登砍來。春登急將包裹向歹徒砸去,恰在這時,林中傳來一陣獵槍聲,歹徒聞聽顧不得殺人,搶了行李落荒而逃。
宋成回到家中,弄些雞血涂在刀刃上,向宋氏謊稱春登已被殺死,春科被嚇跑,宋氏信以為真,將三百兩白銀賞于宋成。當天,宋氏就將鄭氏婆媳攆出家門,搬進祖墳旁邊的羊圈里,白天放牧,黑夜看守,吃野菜草根度日。婆媳二人日夜盼望能夠得到春登的消息,但一晃兩年杳無音信。
一日,宋氏拿著春登的行李來到羊圈,說:“有人捎信來了,春登死了。”說著把行李扔到鄭氏面前。婆媳聽了如雷轟頂,昏了過去,醒來后又抱頭痛哭。鄭氏強忍悲痛,勸說兒媳,并在地上刨了個坑,給春登造了一個衣冠冢。然后婆媳二人拜別了祖墳,相互攙扶著離開家鄉,開始了要飯討食的流浪生活。
春登和春科從軍后,奮勇作戰,在平息黃龍之亂中立了大功,皇上封朱春登為平西侯,其母鄭氏為浩命夫人,朱春科為忠義大夫,并降旨兄弟二人衣錦還鄉,光宗耀祖。
春登到家沒見到母親和妻子,詢問嬸母,宋氏慌稱:“你母因思念你生病而死。你妻也不辭而別不知去向。”春登聽了心如刀絞,痛不欲生。春登令人在祖墳前搭起草棚,他要住在那里為母親守墳。并在靠近祖墳的大道邊上高搭席棚,舍衣放飯三個月,救濟窮人,以贖不孝之罪。
再說鄭氏婆媳二人聽說家鄉一帶有人舍衣放飯,便乞討而回。這天鄭氏婆媳來到放飯棚前,卻已過飯時,婆婆餓得暈倒在地,兒媳錦堂上前對管事的哀求說:“老爺行個好吧,我有八十多歲老母已幾天沒有吃東西,給點剩飯也行啊。”管事的見二位可憐,便進棚將侯爺因思念母親吃不下而剩的一碗飯端出來給了錦堂。錦堂將飯碗送到婆婆手里,猛抬頭看見雙槐樹,認定已經來到了朱家墳地,并告訴了婆婆。鄭氏抬頭細看,也認出來了,頓時感到一陣頭暈目眩,兩手顫抖,飯碗落地打了個粉碎,婆媳抱頭痛哭起來。
正在棚中悶坐的朱春登聽到哭聲,問清情由,不由心中一動,忙叫媳婦一人進去回話。錦堂低頭進棚,跪在侯爺面前,細說前因后果。春登要她抬起頭來,四目對視,彼此一愣,認出了對方,夫妻在席棚相認。春登忙出棚將老母攙入棚內,叩頭謝罪,于是,三人痛哭流涕地各訴說了別后的一切。
朱春登派人將宋氏押入棚內訊問,宋氏卻百般抵賴,并跪地發誓:“老天爺在上,我宋氏在下,我要有害她婆媳之心,立時叫龍抓去!……”話還沒說完,天氣突變,烏云滾滾,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轟隆一個響雷,宋氏被電擊而死。
宋氏死后,朱氏兄弟便為其母在村里修建了一座小樓,取名串花樓,以供老母頤養天年。從此,朱家莊也就更名為朱家樓,沿用至今。
這個故事被編成劇本后,初叫《席棚會妻》,后改《雙槐樹》,最后定名《牧羊卷》。□ 馬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