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勷鑒定的《書經去疑》。
陵縣經濟開發區的孫家洼,在清代叫東柳村,屬德州管轄,民國時歸屬陵縣至今。在清代前中期,該村有著一個“一門四進士”的官宦之家,在朝野上下可謂聲名顯赫。這個家族最為著名的人物是第二位進士孫勷(rang),不論是做人,還是做官,乃至于為文,都堪稱是一代典范。他的事跡,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講,仍然值得學習和推崇。
孝字當頭,贏得“雙重”父母認可
孫勷(1655-1739),字子未,號莪山,又號誠齋。原名李勷,江南長州(今江蘇吳縣)人。自幼聰穎異常,稍大喜歡讀書并過目不忘,是個很有培養前途的后生。 8歲時,被卸任知縣孫繼路過其所在私塾時發現。孫繼是濟南府德州人,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被分配到江南長州做知縣。孫繼為官愛民如子,為人清白廉潔,深受縣民擁護,世稱“清介先生”。后因百姓生活困苦又不忍心加派,未能完成國家征收任務而被罷官。他臨歸鄉時發現才童李勷,經與其父李文科協商,讓李勷拜孫繼長子孫云錦為父。李勷由此改名為孫勷,隨嗣祖父來到東柳村,受業于嗣祖父和德州州學。由于嗣祖父的精心培養和德州濃厚學習氛圍的熏染,24歲的孫勷即奪得康熙二十年(1681)山東鄉試的第一名,即解元;29歲(康熙二十四年,1685)考中進士,入翰林院,授庶吉士,后授散館檢討;37歲 (康熙三十一年,1692)為福建鄉試正考官;53歲(康熙四十八年,1709)提督貴州學政;57歲 (康熙五十二年,1713)升任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次年,升翰林院侍講,改授翰林院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64歲(康熙五十八年,1719)升任大理寺少卿,居正四品官階。是年,保舉白璜、阿錫鼐、陸經遠、鄒汝魯、俞化鵬、楊名時、李馥、梁文科、申大成、望份、彭維新、黎致遠等為總督、巡撫或學道、布政使,上書表揚知州李朝柱。吏部以所舉人員過多過濫,被降兩級調用。雍正元年(1723),已67歲的他蒙皇上召見,補授通政使司右參議。雍正四年(1726),70歲時以年老告退。
孫勷因過繼的原因,面臨兩個家庭關系的處理與協調,在家務的處理上要比常人付出數倍的努力。他的生父母和哥哥,在他隨嗣祖父北遷時一塊來到德州落戶,弟弟則由長州的外祖父撫養。他的嗣父母生有11個男孩和4個女孩。這么大的兩個家庭,兩種身份的爹媽都在一個村子里住著,要使大家和睦幸福,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事所生及嗣父母,愛敬曲至,終身如一”。在處理這些微妙關系中,用自己的誠摯和孝心,贏得了雙重父母和兄弟姐妹們的認可。在對待孫氏家庭上,有這樣幾件事見諸史籍。康熙六十一年(1722),德州大饑,孫勷“貸于官得米百余斛,以濟族人、親友之無儲者”。 “嗣母病思蘋果不得,公自京遣人馳至,不及嘗矣。聞仆痛絕,遂終身不食蘋果”。“叔弟早歿,翼其孤,官至縣令。季弟性格不治生產,給之田,又數負租賦。……弟性下急,語多抵牾,不逾時,輒召慰之曰,吾性過急,弟得毋苦耶。每食必呼與俱,即不至,使子弟往遺之,率以為常”。在對待生父母一邊,曾想改回李姓本姓,遭生父呵斥。生父去世時,因沒改成李姓,每說到此無不是泣下沾襟,恨不得為李氏祭主也。生父母、嗣父母亡,他均回家守制。與長州老家的李氏族人,也保持著密切聯系。他對同僚、對同學、對朋友皆能坦誠相待,友人眾多。德州的鄉賢田雯、田霡、謝重輝、馮廷魁、盧見曾、趙怡齋、蕭惟豫、宋清遠、宋弼,陵縣的康樵,江蘇李姓族人浙江巡撫李馥,詩壇領袖王漁洋,大詩人趙秋谷,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揚州八怪的鄭板橋、高鳳翰等,都與這位心胸坦蕩的老人成為知己。
為官耿介,不怕開罪權貴
孫勷在官長達42年,不攀附權貴,不傲視貧賤,積極培養和激勵后生,禮遇賢士,博得朝野上下的一致肯定。據記載,雍正元年(1723)以后,權臣隆科多與年羹堯曾先后向他拋出橄欖枝。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隆科多,是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雍正皇帝的舅父,為總理事務四大臣之一。曾差人傳話,“茍入我們,則巡撫可得也”,孫勷沒有為此心動。征西大將軍年羹堯授意其幕賓唐赤子、張太基兩人,多次寫信邀請孫勷過府訪問,但他不加理會。一次,年羹堯在回京途中接受文武百官迎接時,單獨接見了孫勷,一番談話給年羹堯留下了深刻印象。臨別,年羹堯囑咐孫勷要另找時間詳敘。孫勷回京路過年羹堯府第時,守門人力邀孫勷進門少坐,孫勷還是以有急事為由,迅速離去。
在他督學貴州期間,經常到各府巡視,改革過去的陳規陋習,使黔地迅速形成好的學風。特別是他在此選拔了一批優秀學子,集中于黔陽書院,親自授課,為貧窮落后的貴州省培養了一批棟梁之才。同時,他還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助。如陳法、包祚永、注定元、李運升、王瓚、陳仁圻、朱繡等人都曾得到過資助。正是在貴州的所作所為,被貴州巡撫劉蔭樞感動并密報朝廷,不久升任通政司參議。一名叫張江的進士,有人嫉妒他的才能,阻撓其進翰林院。孫勷在朝堂上為張江大聲呼吁,“百川(張江字)進不了翰林院,還有什么公道可言? ”有人也勸告他不要因為別人的事而得罪人,但他卻回答說:“我出身鄉野,蒙圣上恩寵,賜我名譽地位,我所以不避嫌疑,直言不諱,正所以報圣上對我的厚恩。 ”
才華出眾,詩品如人品
孫勷的文采名重一時,著有 《鶴侶齋詩文稿》、《使黔偶記》、《讀韓秘記》、《四書集注》等。其中《鶴侶齋詩文稿》,是四庫全書存目圖書,最能反映他的詩文水平與成就。 《鶴侶齋詩文稿》包括《鶴侶齋詩》一卷和《鶴侶齋文稿》四卷。
《鶴侶齋詩》一卷,1997年由齊魯書社影印出版。收錄孫勷的五七言詩155首。內容多為其記事、狀景、送別、相見、相思、唱答等六個方面,其中與清初詩壇領軍人物王漁洋交往唱答詩5首,涉及趙秋谷、田霡、馮大木、謝重輝等清初著名詩人的篇章數十篇,足可反映孫勷本人的賦詩水平。孫勷在自己的詩集中,多次強調“余性不近詩,往往慕而為之。輒以不能工而止”,讀來可使人體會到他所具有的謙虛人格。時人評價他的詩,“其性情意趣與其筆墨,俱有天機獨往獨來之妙,而無一點塵滓雜乎其中”。
《鶴侶齋文稿》四卷,現青島市圖書館藏有清咸豐元年延綠吟館刻本,分上下兩冊。卷一:奏議2篇,序文15篇;卷二:墓表3篇,墓志8篇;卷三:墓志7篇,傳5篇;卷四:書1篇,記3篇,跋2篇,事略2篇,壽序2篇,筆記1篇,祭文3篇。
孫勷的撰文水平很高,有人說他的文風很像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曾鞏,蒲松齡更是稱其為“海內宗匠”。德州先賢盧見曾,將孫勷與大詩人王漁洋相提并論,稱孫勷文名重于天下,說他在文壇的地位就象王漁洋在詩壇的地位一樣,無人能與之相比。從孫勷所留下來的序文、墓表、墓志的數量,也能看出他在為文方面的能力與影響。從史學價值看,《鶴侶齋文稿》對清前期的山東歷史能夠起到彌補文獻史料不足的作用。大量的序文、墓表、墓志,都是彌足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可信度極高。就是對這位鄉賢的了解,文稿也起到了重大作用。書中有孫勷本人撰寫的《莪山自敘筆記》,對于他的雙重家世以及工作履歷都記述的清楚無誤。其外甥宋弼撰寫的《朝議大夫通政使司右參議莪山孫公遺事》,記述了孫勷的為官經歷和宦績以及時人對其的評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鶴侶齋文稿》中有一篇《金華府知府怡齋趙先生墓志銘》,記述了德州趙氏家族的來歷和傳承,特別是關于明末清初御史趙繼鼎的記載,能補德州歷代志書之不足。
□本報特約撰稿人 張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