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寧津縣城北鬲津河兩岸,有30個村莊的李姓是一家,明清時期該家族考取功名者200余人、官封五品以上的有20余人——
??? 在寧津縣城北鬲津河兩岸,有30個村莊的李姓是一家。據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家族于明永樂年間由即墨遷居于此,來時惟伯、仲、叔兄弟3人,以勤儉耕讀世其業。至民國二十二年修譜統計,已繁衍到400余戶近2000人。該家族明清時期考取功名者200余人,官封五品以上的有20余人。
??? 李家九世祖李俊,字秀儒,太學生,少時家窮,借讀外祖家。考入太學后,讀書求實踐,步入商界,在泊鎮開設棉布店,專營絲綢棉布。有一回去周村進貨,周村的商家伙計錯把綢緞當作棉布賣給了他。回家發現后,他連夜趕回周村,要求換回棉布。他想:如果不及時退換,商家可能根據綢緞的價值,扣除伙計的3年工資,伙計拿什么去養活家中的妻兒老小?果不其然,伙計因此自盡(后又被商家救活)。通過此事,李俊信譽倍增,十幾家客商爭著賒給他布匹,支持他擴大經營,在寧津、南皮、樂陵等處開設分店。
??? 李之美,字在中,李俊之子,武庠生。康熙五十二年,18歲的李之美替父去安徽亳州進貨。亳州當時鬧水災,商家布匹也被水浸,李之美用原價3折的價格買回大量布匹。回家后全部打開包裝,準備洗后再賣,結果發現濕的僅是外皮,里邊完好無損。眾人皆稱信義之報。李之美昆弟4人,有田70余頃。子侄9人,雖再分割,每人得良田800余畝。
??? 李憬,字覺菴,太學生,李俊長孫。封儒林郎,候選州同。李憬康爽好義,善于排難解紛,濟人之急。他立義學,本地百姓孩子家貧不能上學者,李憬命兒子李碩齡將其招入館內,安排食宿,分期課讀。在他家館內讀過書的有百余人。災荒之年,賴以他家資助得溫飽的家庭有幾十家之多。他教子有方,3個兒子遐齡、昌齡、碩齡都考取了功名。他和兒子的義行載入縣志,得到政府多次褒獎。死后,樂陵籍道臺賈聲槐為其撰寫墓志,給予高度評價。
??? 李庚長,字子耆,太學生,李氏十四世孫。其父李璣,歷任兩浙寧紹鹽運使、貴州開州黃平州知州、都勻府知府等職,為官清廉,有政績。李庚長在祖、父影響下,好學尚義,嗜書如命。一生積累16卷讀書筆記,1915年由其孫李濬之輯成《臞翁叢鈔》出版。李氏家族雖以商興家,但李庚長倡導以德治族,對族人勤于教誨。本地貧困者租他的土地,李庚長根據災害收成和貧困者的家境減租或免租,因此在當地威望很高,被百姓稱為李善人。李庚長父子出門訪友,路遇盜賊,盜賊聞聽是李善人,立刻叩拜散去。李庚長的兒子李鑫,以孝道出名,為人豪爽,捐銀2000兩助軍餉,直隸總督憲王奏請皇上嘉獎“急公好羲”匾額,批準建牌坊。
??? 李珍,字珍同,號友珊,清貢生,中書科中書,李氏十五世孫。 《寧津縣志》載:李珍精天算,善堪興。讀書涉獵廣泛,對醫藥、種植、繪畫類書無所不讀,善畫山水,得倪瓚、黃公望之畫法,時參華亭筆意,與南皮張之萬為畫友……愛種菊,得種菊法,所種菊變成異色者甚多。著述頗豐,有《菊譜》、《測器圖說》、《金石粹語》等20余種。所著《醫學傳新錄》,1958年由河北省中醫研究所進行整理正式出版,至今已印行百萬冊。
??? 李清芬,字子苾,號梅坡,光緒舉人,乙酉科拔貢第一名,李氏十六世孫,李珍之子。李清芬畫承家學,為南皮張之萬弟子,曾兩使海外,后游皖、粵。所畫山水,氣清墨韻,同時代的何維樸、姜筠、林紓均欽佩其畫風。官皖南兵備道,遷廣州交涉使,欽加二品頂戴花翎;民國初年,任全國禁煙善后局局長、津浦鐵路總局秘書長、國務院大總統府一等秘書兼高等顧問。政府頒給二等文虎章、寶光嘉禾章。
??? 李濬之,字鄉泉,清庠生,李氏十六世孫,李庚長長孫,李鑫之子。李濬之的哥哥李淮之,官守御所千總、武德騎尉,弟弟李沅之曾任知縣。兄弟三人在家庭的熏陶和舅父張之洞的影響下,秉承祖訓,研經讀史,嗜金石篆刻,好詩文繪畫。
??? 1983年中法戰爭爆發,張之洞因主戰,由巡撫升任兩廣總督,在任期間實施“新政”,力推廣開新學,振興實業。用人之際,大力培養人才和親信勢力,重用了南皮寧津籍的精英百余人。李濬之是其中的一位。他接受了舅父的派遣,從天津出發,東渡日本考察。用5個月的時間考察了日本的工商業、教育、法律、政治等。回國后,撰寫了《東隅瑣記》刊印出版,表達了“中體西用”的新政思想,對我國的工商、水利、種植、教育等起了重大作用。
??? 1920年,李濬之在寧津城北置地百畝,在祖、父支持下,修建“榆園”,園中植榆萬株,建有別墅,以環境優雅而聞名大江南北。李濬之堂兄李清芬繪制《榆園圖》一幅,吳昌碩、華世奎、劉家琛等40余位文豪雅士為榆園作畫吟詩寫賦,輯成《榆園題詠》一冊出版。1933年,李濬之不惜舉全家財力購得刻有“君子”字樣的漢磚,轟動京師學界。他將各地名士為君子磚題寫的詩文集成一冊,名為《君子留真譜》,由狀元劉春霖題寫書名。
??? 李濬之博學多才,為人豪爽,廣結天下名士。受聘為故宮顧問,長期從事書畫鑒賞,經40年積累,尋師訪友,廣事搜集。輯成30余萬字的《清畫家詩史》,輯錄畫詩4000余(幅)首,不惜重金雕版711塊,付印成書。 1983年,《清畫家詩史》再版,啟功先生在題序中寫道:“響泉先生特立獨行,表率近世藝林數十年,昔曾求教,誨示拳拳,所著畫家詩史,以人存詩,以詩存畫,權衡精密……”
??? 李濬之不但精鑒賞,還富收藏,在京西城區小石作胡同,藏品占室7間,1947年因雇員酒后不慎失火,藏品付之一炬,《清畫家詩史》木刻版因藏于書局,才逃過一劫。他一邊從事金石鑒賞,一邊課讀子女的書畫技藝,除長子李樹義在天津從事中醫外,次子李樹志、女兒李樹萱游歷名山大川,拜名師,最終成為繪畫名家。
??? 李樹萱,字冷云(1913—2011),1953年畢業北平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師從張大千、黃賓虹,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毛澤東紀念堂、大英博物館等處收藏,曾任榮寶齋畫師。 1953年,毛澤東60華誕之際,李樹萱與齊白石、王雪濤、李可染等百名畫家,每人一幅作品,獻給毛主席,表達祝福。 1987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為當代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 李氏家族本來重視學業的家風。有家族經濟實力做基礎,再加上與南皮張氏的世姻關系,民國年到了鼎盛時期。十五、十六、十七世子孫中,畢業于陸軍干部學校、軍官學校、警務學堂、北平鐵路大學、中國公學大學的,共有70多人。其中,有國民軍書記官軍需官參謀長兼天津大公報記者李清芳、陸軍少將李金鵬、河南官銷局長李樹藩、陸軍中校李俊卿、第二混成旅司令部書記李檉、直隸督軍署參謀長李椿、國民革命軍五軍八團團長李存正、直隸全省警務處長李淑忻、陸軍少校第五補充團長山東剿匪總指揮李恩。
??? 解放后,滄南專署在曹塘村建立滄南聯師,占用李家住宅120間。在師生間流傳一句話:“南京到北京,都沒有李家這么大的廳。 ”解放后,全國掀起學文化的高潮,滄南聯師在掃盲運動中,改造舊知識分子和培養師范班學員1480人。
??? 如今,寧津李氏作為名門望族,已成為歷史。祖先的精神鞭策著后世子孫,在筆者了解的李氏后裔中,有任縣文聯主席的花鳥畫家李寶春、當代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會員李東海等。□張朋中 劉國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