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崇禎元年 (1628),臨邑縣沙河村出了一位兵部尚書,他的名字叫王洽。這位彪偉英俊、器宇軒昂、清廉亢直的治國能臣,在明朝風云激蕩的末世,被他所效忠的朝廷下獄,并冤死獄中。這段令人心酸不止的歷史悲劇,留給后人太多的思考。
百姓跪送的青天大老爺
??? 王洽 (1569-1630),字涵仲,又字和仲,號蔥岳,臨邑縣沙河子村人。他的先祖是元代馬步督軍大元帥瑯琊人王盛。元末明初,王氏族人四散逃亡,其一支遷萊陽,后又遷至臨邑,卜居沙河村。
??? 王洽的父親王三遷,字養蒙,別號紹庭,以教書為業,死后入鄉賢祠。其兄王浩,字充伯,號配吾。萬歷十九年 (1591)舉人,二十三年 (1595)進士,歷官戶部陜西司主事、戶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山西潞安府知府、河南按察司副使、磁州兵備。王洽于萬歷十九年 (1591)與其兄王浩中同榜舉人,后于萬歷三十二年(1604)考取進士,初任直隸河間府東光、任丘2縣知縣,遭父喪守制闋滿,補直隸大名府長垣縣知縣。
??? 王洽在東光知縣任內,遍訪百姓,體察民情。他得知東光縣有一伙以茍良信為首的強盜,經常掠搶百姓資財,民憤極大。
??? 王洽先是對茍良信的事裝作不知,用以麻痹強盜,使強盜放松警惕。后來,王洽找了個理由把茍良信請到縣衙。席間,王洽講其利害,勸其歸正。茍良信頑固不化,不聽勸說。王洽果斷下令將他逮捕,斬首示眾。茍良信伏法后,東光縣老百姓奔走相告,歡聲雷動。從此,人民安居樂業,東光縣的社會秩序得以安定。
??? 在任丘和長垣知縣任內,他的工作也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崇禎實錄》認為王洽, “廉能為一方最”。由此,被擢升為吏部稽勛司主事,后升任考功司郎中、轉文選司郎中。
??? 王洽在吏部工作期間,主持正義作風正派,積極為朝廷選拔人才,使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干部得到提升。因成績顯著,被擢升太常少卿,后轉右僉都御史。
??? 天啟三年 (1623)浙江發大水,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洽奉旨巡撫浙江。他通過深入百姓,親查災情,組織災民抗災自救,同時開倉賑濟災民,使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王洽因治水有功,受到天啟皇帝的賞識。在王洽回京復命時,浙江百姓十里跪送。
??? 獨霸朝政的奸黨魏忠賢對此十分忌妒。魏忠賢誣陷王洽開官倉放糧賑災,雖 “疏請蠲賑”,但突出的是自己的功勞,沒有 “尊君” ,有不忠之嫌。天啟五年(1625) 4月,王洽被革職,回歸故里。
冤死獄中的兵部尚書
??? 崇禎皇帝登基以后,誅殺魏忠賢及其余黨。崇禎元年 (1628)王洽復職,任工部右侍郎。崇禎皇帝召見眾臣,因驚奇王洽儀表頎偉、相貌不凡,當即擢升兵部尚書,官居正二品,負責管理全國的軍事和武備。
??? 王洽上任兵部尚書后做了3件大事。
??? 第一,向皇帝提出嚴責帥、修武備、核實兵、衡將材、核欺蔽、懲朘削、勤訓練、厘積蠹、舉異才、弭盜賊等10條舉措,崇禎皇帝當即下令采用。
??? 第二,為彌補明朝軍費短缺、國庫空虛的問題,王洽向皇帝提議仿效明初軍隊屯田制度。他說,明初朝廷養兵百萬,而國家不花一錢,都是得益于邊境屯田,使農耕文化不斷向四周擴展,促進了邊境繁榮。當下遼東、永平、天津、登州、萊州都有沿海荒地,寶坻、香河、豐潤、玉田、三河、順義各縣也有閑田百萬頃。萬歷初年,總督張佳胤、巡撫張國彥也曾開展軍隊屯田,因受到土豪阻撓,而后無法繼續開墾荒地,對儲備軍糧、充填國庫很不利。王洽乞求皇帝設立監察官,將軍隊屯田落到實處。崇禎皇帝認為王洽說的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執行他的措施。
??? 第三,王洽曾奏請汰撤年老武弁無薦者48人,以邊才舉薦楊嗣昌、梁廷棟等人,后皆大用。
??? 崇禎二年 (1629)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極率領精銳強大的后金兵,通過收買當地漢人做向導直接占領大安口,京城告急。兵部尚書王洽急調督師袁崇煥、巡撫解經傳、郭之琮、總兵祖大壽等10路大軍帶兵進擊。由于金兵來勢兇猛并避開袁崇煥的防務重點,長軀直入,有多座城池失守。事情發生后的第二天,朝廷才接到戰報,崇禎皇帝不由得惱羞成怒。
??? 在崇禎皇帝召開的緊急會議上,兵部侍郎周延儒、檢討項煜乘機誣陷王洽治軍無方。周延儒說:兵部的責任是 “備御疏忽,調度乖張”。項煜趁機說: “世宗斬一丁汝夔,將士震悚,強敵宵遁”。意思是說,當年蒙古俺達兵臨北京城下,嘉靖皇帝下令將兵部尚書丁汝夔斬首…… “即日斬于市,梟其首,妻流三千里,子戍鐵嶺”,于是官兵震動,敵軍撤退。暗示這次皇太極兵臨城下,首要的是將兵部尚書王洽斬首,以振奮將士守城御敵的決心。昏庸透頂的崇禎皇帝點頭稱是。因此,王洽被打入死牢,第二年四月病死獄中。
??? 王洽的牢獄之災,表面上看是袁崇煥連帶造成的。已巳之變,由于袁崇煥的錯誤,導致后金軍隊繞道薊門一帶,從而長驅直入關內。而明朝方面,一直到后金兵臨距北京僅300里的遵化城下,才知道消息,作出反應。處在抗金第一線的袁崇煥耳目不靈,情報全無到這個地步,自然難辭其咎。
??? 其實,作為袁崇煥最直接上司的兵部尚書王洽負有相應的責任。 《明史》中說他 “應變非所長。驟逢大故,以時艱見絀。遵化陷,再日始得報。帝怒其偵探不明”。《崇禎實錄》也記載: “兵部尚書王洽下獄。洽不習邊事,聞警倉皇,無以應;遵化陷,再日始得報。上怒其偵探不明,故罪之”。就這樣,王洽以瀆職罪名首先就被抓了起來。
??? 其實,明末官場亂象橫生,王洽即使再有能力也是捂不過天來的,況且為疑心重重的崇禎皇帝擔任兵部尚書還沒有1年的時間,怎么會有能力扭轉戰局呢?王洽的牢獄之災,實際是明朝后期東林黨人與魏黨斗爭的繼續,也是明王朝滅亡悲劇的開始。
??? 周延儒原是魏忠賢閹黨余孽,借明與后金戰事之際,攻擊和報復東林黨人。王洽與袁崇煥先后入獄,就是周延儒的精心策劃與實施的。崇禎皇帝所獨有的復雜性格,即機智和愚蠢、膽略與剛愎、高招與昏招兼而有之, “日涉于猜疑而不自知”,是王洽冤案形成的主要原因。王洽的冤獄、袁崇煥的冤殺,都是崇禎皇帝自毀長城的昏庸之舉,無疑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速度。
傳播邢侗書法的功臣
??? 王洽對邢侗書法藝術的傳播做出過突出貢獻。
??? 王洽與明代著名書法邢侗有雙重姻親關系,本來他的奶奶就是邢侗姑姑的女兒,可王洽的妹妹又嫁給邢侗的侄子為妻,成為俗稱的親上加親。王洽與王浩弟兄2人,又都是邢侗的門生,所以作為高官的王洽自覺將傳播邢侗的書法藝術作為自己的責任。
??? 邢侗于萬歷四十年 (1612)病逝后,遺留下大量的手稿信札。王洽為了恩師的書法藝術能夠得到發揚光大,廣泛搜集了邢侗晚年書札墨跡,輯為瑞露館 《來禽館真跡》,花重金聘請吳地名刻孟元和臨摹能人徐元化上石,前后3易其刻,耗費6年多的時間才得以完成。瑞露館 《來禽館真跡》共7卷48石,以天、地、元、黃、宇、宙、洪分簽標題,其中名人跋語 1卷,千字文1卷,另5卷為邢侗晚年手跡。每卷的卷首都刻有王洽題名的 “來禽館真跡”和 “瑞露館”、 “王氏家藏”兩方印章,另有一卷刻有 “來禽館真跡續刻” 7個字和王洽的兩方印章。
??? 瑞露館 《來禽館真跡》具有很高的書法研究價值,是考證邢侗生平思想和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其內容大多是邢侗寫給朋友的書信,多數是在萬歷三十年 (1602)以后寫的。作品筆勢流動,俊拔剛斷,縱橫排蕩,基本代表了邢侗特有的書法風格,受到了時人董其昌、李維楨、黃克贊等人的大力推崇。與邢侗齊名的著名書法家董其昌跋: “蔡忠蕙公書畫錦記,每字書數字,擇其合作者存之,名為百衲碑。邢太仆千文亦然,乃薈萃而成,即入石,誰知為碎金者”,“刻法精絕,蓋其竭盡心力而為之,成翰墨林中一段奇事也”。明末東萊太守劉重慶跋: “子愿先生文追漢魏,一字不輕下,書追鐘王,一波不茍作”。
??? 王洽刻瑞露館 《來禽館真跡》時,曾得到邢侗兒子邢王稱和邢侗女婿樂陵人史高先的協助。王洽家境敗落以后,其后人將瑞露館 《來禽館真跡》石刻當入臨邑東關的當鋪中,史高先到臨邑探親發現后,出資贖出帶回樂陵。此碑刻現存于樂陵市文化館。
??? 王洽本人還著有 《瑞露館文集》 、《吾鼎齋尺牘》和 《奏疏》多卷流傳于世。
□本報特約撰稿人 張明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