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祥像
尚氏形意五行拳示意圖
虛心拜師,吸收眾家所長
尚云祥(1864—1937),字霽亭,近代形意拳大師,樂陵市寨頭堡鄉尚家村人。他生性爭強好勝,嗜好武術,自幼隨父在京經營馬鐙鋪。白天打鐵,晚上跟拳師馬天義學習功力拳。經過數年習練,功力已達到很高的境界。
尚云祥自認武術高強,不想卻敗給了形意拳名手耿繼善,他因此知道了形意拳法的厲害。尚云祥苦尋3年,終于見到威名武壇的形意拳大師李存義。李存義對尚云祥要求很嚴,一招一式、一拳一腳,必躬身傳教。而尚云祥對形意拳更是如癡如迷,無論春夏秋冬均赤腳練功。經過數載苦練,其“踩功”已達到驚人地步。他擺起扣步,動中發力,迅疾剛實,拳頭大的磚塊腳搓成粉,鋪地方磚過步龜裂,因此被稱為“鐵腳佛”。
義和團運動被鎮壓后,參與剿殺八國聯軍的李存義于1900年秋避難去了山西。尚云祥曾兩次去山西看望恩師,同時拜訪當地心意六合拳師宋世榮、車毅齋,與他們交流切磋,并將其神韻吸納到自己的套路中。尚云祥還拜另一位形意拳大師郭云深為師,向他學習“桿子功”“崩拳”和“丹田氣打”。經過幾年苦練,他練得滿手全是繭子,手掌成了平板之狀,桿子掄起,風吹不進,水潑不進。
有一馬姓拳師,擅長“雙跺子腳”,一般院墻腳到墻倒,威力驚人。聽說尚云祥內功超群,馬拳師有些不服氣,因此要和尚云祥較量一下。比武這天,尚云祥站了個“三體式”,馬拳師騰空飛足踢來,尚云祥巋然不動。當馬拳師再次踢來時,尚云祥挺腰運氣,將他彈出一丈多遠。京西武林高手馮洛正,精通摔跤術和翻子拳,人稱 “神砂手”,也約期與尚云祥比武,但同樣敗在尚云祥手下。尚云祥因此聲振京華。
懲邪治惡,維護民族尊嚴
父親去世后,因癡迷于練功,尚云祥關閉了北京的馬鐙鋪,把家人安置回了樂陵老家。自己則在北京鼓樓下專心習練形意拳。
19世紀末,外國列強加緊對中國侵略的同時,一批帝國主義的“武士”“力士”也紛紛來到中國耀武揚威。尚云祥曾隨李存義赴上海與俄國大力士康泰爾比武,但未及上場,同去的韓慕俠就已將其打敗。此后,尚云祥隨李存義在天津創辦了“中華武士會”,廣納徒眾,教授中華武功。他們曾在天津大擺擂臺,并由尚云祥首出擂場,據說設擂100天,無一人能將尚云祥打下擂臺。
20世紀初,軍閥混戰。軍閥權貴紛紛高薪聘請尚云祥擔任保鏢或教官,但都被他拒絕了。當時,通州有個大盜叫康天心,精通武術,武藝高強,輕功不凡,但德行不正,屢屢在通州、懷柔一帶劫盜。尚云祥查明其蹤跡后,親赴懷柔,在東皇莊將其擒獲,押送縣衙。后來,人們編成河北梆子劇 《拿康八》《大鬧東皇莊》進行演唱。
尚云祥雖是習武之人,卻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 “九·一八”事變前后,日本人佐藤鳩夫想聘他去日本講學,尚云祥堅辭拒絕。
革故鼎新,創立尚氏拳法
尚云祥對中華傳統武術的貢獻,就在于創立尚氏形意五行拳。該拳是我國形意拳的重要分支,在中國武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形意拳屬于內家拳的一種,最初叫“心意六合拳”,為明末清初的武術家山西人姬際可所創。形意拳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順序,有劈、崩、鉆、炮、橫5種拳法,又根據龍、虎、猴、馬、等12種動物的形意,演繹成12形套路。
尚云祥在師傅李存義、郭云深拳法基礎上,大膽對形意拳進行了改革。他將以往形意拳攥拳虛空、略出食指的所謂“雞心拳”,變成了后四指攥拳如卷餅緊握、大拇指前節橫握于食指與中指上、拳頭握緊截面朝前的握拳方式,簡化了攥拳方式,更利于實戰。同時,糾正了原形意拳劈拳的錯誤,認為劈拳就得用拳,用掌劈名不符實,于是把用掌下劈改為用拳下劈,既簡潔又實用。
他強調,“氣隨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身如游龍拳如炮,遇敵好似火燒身”。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尚氏形意五行拳的特點:動作舒展大方,內勁充盈,爆發力大,氣勢宏偉;步法以形如槐蟲的趟步為主,趟勁大且疾如犁杖翻地,進步之快猶如卷地起風;拳械合一,有何拳就有何器械。
1927年,應北京蒙藏大學之邀,尚云祥到該校擔任武術教師。所教弟子靳云亭、趙克禮、許笑羽、劉華甫等,皆為武林高手。劉華甫后當上了北平監獄的監獄長。1929年,南京國術擂臺賽,尚云祥被聘為仲裁委員。1937年11月,一代武術大師尚云祥因病去世,享年73歲。
尚云祥開一代宗風,為振興中華武術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他謝世后,其拳法被后人尊為“尚氏形意拳”。 《當代武俠奇人傳》中,有尚云祥“腳踢巨石”等傳奇故事,《國術名人錄》載有其事略。
□本報特約撰稿人 張明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