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婦女在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受到種種限制,但有理想、有追求的德州女性仍代不乏人。她們有的深明大義,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有的恪守婦道,孝親、養親,用羸弱的身軀將眾多子女培養成國家棟梁;有的努力鉆研詩文書畫,為后世留下眾多的珍貴藝術遺產。
巾幗英雄遲昭平
在1900多年前的平原縣境內,有一位農民起義軍女領袖,她就是曾率10萬之眾攻打王莽政權的遲昭平。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奪漢室皇位后,在全國推行所謂的 “王田制”,使廣大農民失去了土地;推行“連坐法”,使廣大農民性命難保。王莽集團的腐朽統治加之連年災荒,各地農民在生存無路的情況下,揭竿而起,匯成了推翻王莽政權的巨大洪流。
公元21年,平原人遲昭平聚集數千人在河阻(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蕩官衙、殺豪紳、掠貴族、分糧與貧窮百姓,一時聲威大振。22年夏,遲昭平部與富平(今陽信)農民起義領袖徐異卿部匯合,戰斗在平原、富平、厭次、樂陵、無棣、鹽山等地,隊伍很快發展到10多萬人。這支農民起義軍,不僅攻縣郡、殺貪官污吏、砸地方牢獄、拯救身陷囹圄的無辜百姓外,還襲擊地主豪強的營堡、鄉聚(鎮),沒收宦官、王孫、公侯剝削的糧食和財物,分發給貧困百姓,深得廣大貧苦農民的擁護。
在此期間,先后起義的還有東平的璦子路和肥城的劉詡,他們集合了農民起義軍20萬人,活動在黃河南岸東西百余里的廣大地區。另外,銅馬、高湖、重連、五樓等部農民起義軍也在各地頻繁活動,遲昭平的起義軍在黃河北岸一帶,與各路起義軍遙相呼應,形成了強大的反莽勢力。
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王莽政權終于在公元23年徹底崩潰。遲昭平的名字,因此載入秦漢農民戰爭的史冊,遲昭平本人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繼商代婦好之后的又一位女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