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幾年前,梅莊村的大蔥卻只能依靠村民騎著自行車到市場叫賣。梅莊村的大蔥雖然好,但是難成氣候的小規模種植,讓梅莊的大蔥始終走不出去。“梅莊大蔥背后站著一個強有力的村黨支部班子,黨員干部帶頭,讓梅莊的大蔥早已名聲在外。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俊臣說。
2008年,白馬湖鎮梅莊村黨支部書記許德春帶頭領辦了合作社,梅莊村的大蔥迅速迎來了“逆襲”。不但成功注冊了“前后梅”牌商標,還申請了綠色認證,產品直供沃爾瑪、家樂福、銀座等大型超市。現在,梅莊村還建起了500噸的冷庫,購進了蔥葉加工設備,產品已經賣給了康師傅等知名企業。“我們走出了一條支部建在合作社上的新路子。”許德春說,“最初是黨員干部帶頭建合作社,取得效益后再吸引更多農戶加入進來,實現了大蔥種植的規模化經營、產業化運作,才逐漸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
如今,全縣注冊的916家合作社中,已有97家合作社成立了黨組織。“黨員都在經濟組織的關鍵崗位上把關,黨組織引領作用、黨員的帶頭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發揮,真正實現了農村經濟資源和政治資源的優化配置。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剛說。
“政策發動不如示范帶動,黨員干部走對了致富路子,老百姓自然跟著你”
在我縣,香趙莊鎮打簾王村的黃瓜價格比市場價高出了三分之一以上,卻仍然供不應求。原因在于這里的黃瓜要比普通黃瓜,皮薄了足足一圈,吃起來甜脆可口。
如今,打簾王村已經有了20多年種植黃瓜的傳統,黃瓜的品質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越叫越響。這在打簾王村黃瓜種植大戶趙長元看來,村支書王為財領辦運作黃瓜專業種植合作社功不可沒。“王支書給我們制定了統一的《質量管理手冊》,統一供種、統一提供肥料、統一技術指導。還專門從省農科院引進了黃瓜新品種,用黃豆、香油醬做底肥,整個生產過程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掰著手指頭,趙長元細數著生產環節的點滴變化。
黃瓜的品質上去了,打簾王村的黃瓜也就成了市場的緊俏貨。王為財又帶頭建起了溫室大棚,實現了打簾王村黃瓜的產量一年四季不斷檔,村民的收入多了一倍。
“政策發動不如示范帶動,黨員干部邁出第一步,如果走對了,老百姓自然跟著你。 ”王為財認為,如果黨員連自家的經濟都發展不了,在村里就沒有說服力,黨組織的威信就會下降。“身教重于言教。在基層農村,黨員干部必須能夠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
“村黨支部帶領村民致富,讓村里的人心擰成了一股繩”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的一句順口溜:“黨員不黨員,就差兩毛錢(指黨員要交納黨費),各種各的地,各賺各的錢。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些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不足。但是在北城街道春慶養雞農民專業合作社,卻聚集了一大批黨員致富能手。在這里,建起了一座特殊的黨校——北城街道春慶養雞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校,不少黨員在這里改變思想政治觀念的同時,還收獲了增收致富的本領, 50多名黨員走上了養雞的致富路子。
與老百姓一塊兒致富,也讓王為財這樣的村支部書記有了意外收獲。
如今,在香趙鎮打簾王村,說到王為財,村民們都會翹起大拇指。“王為財能帶領著大伙兒致富奔小康,所以大家擁護他。 ” 60歲的老黨員趙慶平如是說。趙慶平經歷了數屆村黨支部班子,“以前,有的班子威信就沒這么高,村民開會都湊不起人來,更別說齊心干事業了。可現在村里的人心早已擰成了一股繩。 ”
很長一段時間,王為財也曾為農村黨員活動難開展、組織生活不正常、黨員管理不實、黨員先進性難體現等問題撓頭不已。然而經過領辦合作社,帶領村民致富,他逐漸發現自己同村民的共同語言多起來,村里組織個什么活動,連多年見不到一次“刺兒頭”也開始自覺“捧場”。
南城興瑞養豬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王世瑞對此一語中的:“有的村黨支部凝聚力不夠,原因就在于沒能給群眾帶來真正的實惠。 ”王世瑞曾經營一家食品企業,自從進駐南城鎮之后,他很快與當地村支部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推動興瑞養豬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起了黨支部。如今,許多社員爭著想要入黨。“社員正是深刻感受和見證了黨組織帶領村民致富的能力,才決心要入黨,力爭成為黨的一員,帶動更多村民致富。 ”王世瑞說。
“土專家”進了村兩委,擴寬了農村黨員干部的培養選拔渠道
42歲的張福順壓根沒有想到自己會被推薦進入了村兩委班子。
張福順種了半輩子大蔥,逐漸成了村里的“土專家”。這引起了許德春的注意。很快,像張福順一樣擁有一技之長的其他4名技術員成了合作社的技術骨干,在為村民講授技術、傳播市場信息,幫助社員和農戶解決生產中碰到的技術難題的過程中,樹立了威信,經過組織推薦,最終3名技術骨干進入了梅莊村的兩委班子。“讓老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關鍵是要建設好堅強的基層黨組織和有活力的黨員隊伍,尤其是要依靠這些生于斯、長于斯,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感情和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帶頭人。 ”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文棟如是說。
如今,我縣通過在產業鏈建立支部,擴寬了農村黨員干部的培養選拔渠道。一些致富能手、種養大戶被吸納為黨員,有的還被培養成了干部。
許德春坦言,現在做村干部壓力早已今非昔比。“過去只要資格老,黨齡長,懂農業生產就能勝任;現在,不光要懂農業,還要懂技術,懂經營。能把大家口袋填滿的能手,才是老百姓認可的好干部。 ”(張勝利 夏組軒 滕儒訓)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