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強 高紅巖 通訊員 李艷芬)因虛報小麥種植面積,齊河縣華店鎮某村黨支部書記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這一違紀線索是村民通過掃描貼在本村的二維碼,登陸“清廉鄉村”監督平臺發現的。
針對農村基層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齊河縣紀委監委系統分析存在的監管漏洞和案發的深層原因,查找廉政風險點,把源頭治理和日常監督作為工作重點,深入開展村(社區)提級監督工作,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他們在全市率先建起“清廉鄉村”監督平臺,為全縣15個鄉鎮的1016個村打造專屬二維碼,覆蓋42萬農村人口。
走進華店鎮西油村,村委會顯著位置掛著一個牌子,牌子上寫著“‘清廉鄉村’監督平臺”字樣,通過微信或QQ掃描二維碼后,就能了解村集體收入支出、工程建設、小麥補貼、農村低保等信息,發現問題還能一鍵即訴。平臺自去年底運行以來,訪問量達12萬余人次。
“清廉鄉村”監督平臺從提高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出發,聚焦村級小微權力,明確流程,強化“四議兩公開”,村級事務全過程留痕。監督平臺依托齊河縣大數據平臺,融合縣農業農村、民政、住建等部門數據,實時抓取各村財務賬目信息、集體資產資源情況等信息,目前已匯集數據100萬條。
“以前想知道小麥補貼政策和自家補貼款情況,得去找村支部書記問。現在只要跟咱自己相關的事,比如小麥、玉米補貼,一掃碼就能知道。”齊河縣安頭鄉劉言村村民張芳芳說。
齊河縣還專門成立“碼上監督”辦公室,規定問題線索7個工作日內進行分辦處置,群眾意見建議或政策咨詢3個工作日內答復。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一直是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基層干部虛報冒領、貪污侵占、以權謀私、優親厚友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仍易發多發。通過‘清廉鄉村’監督平臺,讓群眾參與進來,壯大監督的力量。”齊河縣紀委監委碼上監督室主任路敏表示。
“清廉鄉村”監督平臺還實現了閉環管理。從群眾反映問題,到全過程監督,再到舉一反三、全面整改,通過“清廉鄉村”監督平臺,形成基層監督工作閉環。
截至目前,借助“清廉鄉村”監督平臺,齊河縣已發現并整改問題425件,給予黨紀處分2人。“‘清廉鄉村’監督平臺實現對社區(村)政治生態廉情的實時監測,了解掌握社區和村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執行、小微權力規范運行、黨員干部作風效能等,切實用數字化管理實現提級監督。”齊河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胡宗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