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慶云縣東辛店鎮2000余畝香菜豐收,菜農在大棚內收割香菜。慶云大葉香菜是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該鎮在轄區內推行“連片種植、均衡生產”的種植模式,保證香菜品質,帶動300余戶群眾增收。馮欣馬俊良攝
?慶云縣慶云鎮南周村以“紅領南河”黨建共同體為依托,以蘑菇種植項目為抓手,在村黨組織的帶領下,蘑菇種植大棚從去年的7個增加到今年的10個,平均每個棚年收入8000元。張甜甜攝
本報訊(記者徐冬曉通訊員董霖泗)“發錢嘍!”1月6日一大早,齊河縣表白寺鎮古廟村鎮武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內熱鬧不已,每名社員都領到了1145元分紅。“現在種地可省事了,從種到收,合作社統一服務,俺有時間了,能出去打工再多掙一點錢。”社員張立友滿心歡喜地說道。
近年來,表白寺鎮緊緊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目標定位,組織號召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使村級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尤其是古廟村鎮武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創造性提出農民社員“一元入社”,剩余資金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注冊成立的谷興公司出資,此舉既讓合作社有了充足的運轉資金,又開辟了新的村集體增收方式,實現了合作社發展與村集體增收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