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大媽們,快來食堂過重陽節啦!”10月23日上午,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大孫鄉何呂王村的大喇叭突然響起。聽聞要一起過節,村中老人陸續走出家門,齊聚村中暖心食堂。
調餡、和面、搟皮……上午9時左右,暖心食堂里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到場老人分工明確、動作嫻熟,頃刻間,一個個皮薄餡足的餃子便呈現在眼前。“現在村里蓋起了樓房,村中百姓的距離從水平變成了垂直,雖然離得近了,但串門的卻少了,而暖心食堂的建成,再次把大家聚到了一起。”看著村中老人有說有笑的場景,大孫鄉何呂王村黨支部書記呂河山也格外開心。
隨著餃子入鍋,110名老人端坐桌前,一邊吃水果,一邊拉家常。“大爺、大媽,咱先吃蛋糕,餃子等會兒就熟了。”言語間,志愿者們端著蛋糕走進食堂,在切蛋糕的同時,志愿者宋昭潔告訴記者,村中有很多空巢老人,兒女因工作等原因無法陪在身邊,而今天正值重陽節,村中特意購買了9個蛋糕,讓老人們在村集體這個大家庭里,在村領導和志愿者的陪伴下過個集體生日。
吃過蛋糕,熱騰騰的餃子剛好出鍋,大孫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賈曉東和志愿者一起推著推車,為老人們分餃子。
重陽節吃餃子有什么講頭嗎?村中老人道出了原因。“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餃子想吃就能吃,但百余位老人聚在一起的機會可不多,借著這個日子,和老哥們老姐們坐在一起聊聊天,這才是今天‘生日宴’‘餃子宴’的目的。”村民呂風奎說。
“暖心食堂不僅要暖胃,還得能暖心;老年生活不僅要快樂,還得有儀式感。”賈曉東說,自從村里的暖心食堂投入使用以來,每逢傳統節日,都會召集村中老人,在食堂舉辦集體活動,在充分營造愛老敬老氛圍的同時,不斷提高老年群體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通訊員|趙祜昊 編輯|袁芳
審核|張燕 終審|朱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