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德街道因地制宜建設電瓶車車棚及充電樁 疏堵結合消除充電安全隱患
和諧莊園小區居民在新建成的充電盒上為電瓶車充電。 記者張志寧攝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張志寧 通訊員王彤彤 任亞男)自進入5月份以來,陵城區安德街道和諧莊園小區充電樁、充電盒及小區充電車棚陸續完工。“之前小區車棚不夠用,電瓶車在樓上充電又不安全。現在有了這么多充電位,再也不用為充電發愁了。”“便利”“安全”是居民賈春紅對充電樁的評價。
和諧莊園首期交房已有13年,有居民樓30棟,兩輪或三輪電瓶車保有量近4000輛。雖然之前小區也配套了充電車棚,但伴隨著住戶的增加,原有設施已不能滿足居民需求。在安德街道辦事處的幫助下,社區物業與深圳一公司對接,由他們先后建起3處公共充電車棚,該公司通過電費收取等方式收回成本。另外,街道積極與住戶協商,根據自愿原則在其電表中引出電線,在合適地方設立充電樁或充電盒,以“專線”的方式滿足居民充電需求。僅4月份,小區便增加充電口300余個。
電動自行車是深受市民歡迎的出行工具,但因不當充電等原因引發的火災事故也急劇增加。為避免此類問題發生,安德街道常態化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各樓道張貼“嚴禁在樓梯間為電動車充電”的海報,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并在居民樓電梯安裝“梯控”設備,禁止電動車入戶充電。同時,嚴查住戶“飛線”充電、電動車占用或堵塞疏散通道等行為,全力消除潛在隱患。
“電動車火災防范和治理須疏堵結合,既要從源頭上規范老百姓的充電行為,又要為其提供安全、便捷的充電場所。”安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肖楠說。自今年起,他們積極與社會機構對接,尋找最為適宜的方式在小區因地制宜建設充電車棚。同時,積極與居民對接交流,根據他們意愿或小區特點增加充電樁等。截至目前,全街道新增充電口222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