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位于十里望回族鎮的郭莊村,是遠近聞名的韭菜種植專業村,每次到十里望采訪,問及郭莊村的發展,鎮上的干部總是一番贊譽。但近幾年由于種種原因很少回家。今年春節帶著孩子和老公,一來是回家走親訪友,一來是感受一下家鄉的變化。
打牌的少了 跳舞的多了
村里的小青年在外打了一年的工回到家鄉,這家里的娛樂生活總比不上大城市的豐富多彩。幾個年輕人一聚仗著打工賺了幾個錢便玩起了撲克牌和麻將,這東西有輸有贏,往往是牌沒打成反倒是打起了仗,挺愉快的新年,搞得很是烏煙瘴氣。今年過年則無論男女老少、不分年齡大小都在我們村新建的廣場上跳起最時興的《小蘋果》,再也看不到打牌搓麻的了。一曲曲的廣場舞跳出了和諧步,跳出了精氣神。
買年貨的少了 買汽車的多了
往年回家過年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總是談論著過年的菜價和肉價,總是在“比著”各家過年買年貨花了多少錢。可今年大家伙坐在一起“比”的是誰家又買了什么車,誰誰的車多少錢。我們村里的幾個種植大戶臨近年關,一起到了濟南的汽車市場去團購,一下就開回來了5輛車。現在村里人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時候擴寬一下村里的路,或者是修一個小停車場,因為車多了村里的路變窄了。
在村里蓋房的少了 在縣城買房的多了
回到家里,總能聽到一些年輕人在縣城買房的說法,在我居住的小區就曾遇見過幾個小老鄉。但買房的多是年輕人,村里的年輕人都很努力,有上學有成的,有常年外出打工的,還有自己在家搞種植的,過年了年輕人聚在一起談論著自己的事業和夢想,成功與否的標志就集中在了在縣城有沒有一套房子。
走在村子的街道上,很多老房已經破敗,很多年輕人也不在申請宅基地,村里蓋新房的一年少于一年。現在在村里的年輕人中流行著這樣一種模式就是在外掙著大城市人的錢,回到家鄉在禹城買房,享受城里人的生活,讓自己的后代享受城里的教育、醫療等資源。
●本報記者 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