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趙帥 通訊員 朱輝)前不久,我市新湖社區居民段文棟因肺氣腫住院治療,花費了5800多元。段文棟左眼2002年因工傷失明,之后待崗,企業每月發給補貼1080元,妻子常年有病,兒子上小學六年級,家里狀況本就不好,這次住院更讓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社區社會事務協理員劉志芹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幫他申請了3000元的臨時救助。
??? “有了便民服務中心,我們在家門口就可辦理從小孩出生到成人就業保障、從社會救助到戶籍服務等諸多事宜。我出院后到便民服務中心填了張申請表,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倍挝臈澨貏e感激。
??? 他是城區社會事務管理體制改革的受益者之一。自去年6月份以來,我市不斷深化城區社會事務管理體制改革,構建網格化管理服務網絡,在山東省縣一級率先走出了“街道社區一門受理、多部門協同辦理”的城區社會事務管理新路子。 “通過部門職能下移,資源整合,一部分民生類工作職能集中在社區統一辦理或代理,讓社區居民 ‘進一家門,辦萬家事’。 ”副市長司紅玉表示。
??? 我市理順組織架構,創新服務職責,加速城區居民從“單位人”到“社會人”的轉變。城區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建立“辦公室——管理站——協理員”三級網格化運行模式,在市中街道、東城街道、十里望回族鎮成立一級機構——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在鬲津、濼清、站北、站南、老城、新湖六大城市社區,設立二級機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由鄉鎮(街道)派駐工作人員,按照城區居民300:1的比例,聘任 210名社會事務協理員,作為三級管理“觸角”,實現城區人口100%無縫覆蓋。
??? 我市以城區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為平臺,通過入戶大排查、大摸底,對社區群眾基本情況,困難群眾就業、收入、醫療費用支出等情況詳細登記,準確掌握底數信息,形成信息數據庫。 “社會事務協理員深入基層,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全面了解掌握轄區內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群眾事好辦了、腿少跑了,滿意度就更高了?!笔兄薪值勒颈鄙鐓^書記劉桂臣說。
??? 除了方便辦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還為群眾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棋牌室、圖書室等一應俱全。 “現在除了在公園里、廣場上跳舞,我們還可以去活動室下棋、看書,生活豐富多彩,感覺越活越年輕。 ”居民牛桂青說。
??? 改革實施一年來,我市已發放“一站式”醫療救助、慈善助醫救助、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困難家庭大學生補助等各類幫扶資金890萬元,3389人次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