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央電視臺制作播出了 《東方主戰場》節目,9月2日晚最后一集講道:1945年12月19日,新四軍發起江蘇高郵戰役,殲滅、俘虜日軍三千多人,12月25日韓念龍代表粟裕接受日軍投降。稱“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最后一戰。 ”然而,這“最后一戰”之后還有一戰,這就是發生在1945年12月30日至31日的禹城火車站之戰。
??? 從德州坐火車回禹城,過徒駭河大橋往東不遠,左側路邊有一座十余米高的舊水塔,再往前,有一座舊磚房,屋門上方隱約可見:“禹城站”三個字,這就是禹城老火車站候車室(老人們稱票房子)。在火車站鐵路南偏西方向,既西道洞子(今開拓路與解放路結合部立交橋)南往東拐,解放前是日本侵略者的兵營,這里曾駐過上千鬼子。
??? 1945年12月29日,禹城縣城解放,縣委書記李逸民,縣長周金生率黨政軍機關由十里望進城接管了偽政府。當時,往南距縣城不足五公里的禹城火車站,還駐有近千名裝備精良的日軍。據《德州文史》第五輯載王勇作《禹城火車站之戰》和2012年12月28日《德州日報》第六版崔珠峰等寫的《全殲日軍的禹城大戰》記載,這些日軍是日本天皇頒布 《終戰詔書》后,從周邊各縣集中到禹城的日軍渡邊47師團131聯隊山峪大隊的八個中隊,他們在此等待國民黨政府派人來授降,拒絕向八路軍投降。我軍曾派軍使送通牒命令他們投降,山峪依仗他們裝備精良,戰功卓著,狂妄地說:“你們土八路的不行,打得過,繳槍的有。 ”
??? 面對日軍的挑釁,我渤海軍區代司令袁也烈、政委景曉村率特一團、二團,騎兵大隊,警備六旅和禹城武工隊,于1945年12月30日下午分四路將禹城火車站日軍包圍。發起總攻前,我軍請“反戰同盟”的日本人用日語向日軍喊話勸降,他們不聽勸導,不斷向外打槍打炮。 “敵人不投降,就堅決消滅他! ”當晚,我軍向敵人發起強攻,特一團三營八連擔任突擊隊,連長王清河帶領戰士紀明山、馬有年炸掉了敵人的碉堡;特二團三連用秫秸燒毀了敵人的崗樓;經過一夜激戰,斃敵50余人,大部分日軍被壓到票房子一帶。大隊長山峪連夜向濟南日軍細川中將發報,并向國民黨軍隊求援。第二天拂曉,國民黨112師2個團從濟南沿鐵路向我軍駐地費莊(晏城北五里)一帶進犯,企圖為日軍解圍;并派出三架飛機向我軍陣地投彈威脅。我警備六旅在晏城以北設防,嚴陣以待,敵軍未敢輕舉妄動。日軍待援不至,決定放棄禹城火車站,向南突圍。
??? 我指揮部早已料到,日軍潰敗時必將向濟南方向逃竄,把主力特一團和騎兵大隊部署在敵營房周圍,敵人撤逃時沿鐵路向南追擊;預先將特二團埋伏在站南石莊、玉皇陳(今果林)鐵路兩側,夾擊潰逃之敵;將警備旅10團、12團和禹城武工隊縱深設伏,阻擊漏網殘敵,并嚴密監視晏城國民黨軍隊動向。 31日上午11時日軍沖出軍營沿鐵路溝向東南逃命,鉆進了我軍的口袋陣。激戰進行到下午2點多,玉皇陳。達子莊和鐵路兩側炮火連天,濃煙四起,幾股日軍躍出鐵路溝,向西竄入玉皇陳村,特二團一營教導員郭俊忱率兩個連進村同敵人展開巷戰,日軍拼命奪路南逃,在唐莊與路東日軍匯合,這時,我騎兵大隊橫刀立馬堵住了他們的南逃之路。我軍為了減少傷亡,促使日軍放下武器,讓“反戰同盟”隊員鈴木千芳郎向被圍困的日軍喊話,“弟兄們,天皇早已下詔投降了,你們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了,八路軍優待俘虜,繳槍不殺,你們的父母妻兒正日夜盼望你們回家。 ”聽到勸降喊話,面對絕望局面,日軍官兵逐漸喪失了戰斗力。這時大隊長山峪悅二郎中彈負傷,他見大勢已去,終于無可奈何地放下指揮刀喊道;“投降,我們統統地投降! ”
??? 戰斗結束了,在禹城火車站東南長達近十公里左右的津浦鐵路兩側,布滿了侵略者的尸體,傷兵、軍毯和受傷的戰馬。據當時我軍戰報,共斃敵120多名,傷敵160多名,俘敵500余人,并繳獲大量戰利品。
??? 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殲敵千人左右可謂大戰,堪稱大捷。禹城火車站之戰殲滅日軍近千人,可以稱得上一場大戰,也可算得上大捷。這一仗開戰和結束的時間,比《東方主戰場》節目認定的中國抗日 “最后一戰”高郵戰役分別晚11天、6天,因此,應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最后一戰定為:禹城火車站之戰。 韓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