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汛期,要抓好防汛抗旱,同時也要抓住有利時機夏收夏種。去年以來,山東玉米價格一路走低,許多種植戶雖然做好了種植準備,但心里還在猶豫到底種還是不種?玉米產業結構調整亟待破題。
據《山東新聞聯播》報道,眼看三千畝小麥就要開機收獲,今年到底種多少畝玉米,德州種糧大戶魏德東心里卻沒了底。
德州臨邑縣德平鎮種糧大戶魏德東說,“去年開始,玉米價格下滑,所以我們種糧大戶也都極力想調整種植結構。”
去年一年,玉米價格下滑25%,但魏德東的80畝玉米花生間作地,每畝卻增收300多塊錢,今年他還想繼續擴大間作種植面積。
德州臨邑縣德平鎮種糧大戶魏德東說,“但有擔心,一個是播種和收獲的機械不夠用,面積大了,還得考慮花生的行情。”
種了十幾年糧食, 魏德東覺得改種其它作物也不容易。“種糧食肯定不如種蔬菜或者其他經濟作物效益高,但是種糧食機械化程度高、用工少,再說我們這些年始終是在種糧食,暫時賣不了,我們可以有簡易的倉庫曬干了儲存一段時間,你像蔬菜土豆,像冷庫這樣的設施我們暫時還沒有。”
結構調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今年國家將調減玉米種植2000萬畝,總體思路是保產能、適當調、產業化。但這對既沒技術又沒銷路的新手李廣新來說,困難不言而喻,他只能暫時觀望,把主要精力用在增加投入、提高產出上。
德州市臨邑縣茄子李村農民李廣新說,“投入再大一些,產量提高上去,沒有別的辦法,心情比較沉重,感覺投進去了,到時候收入究竟怎么樣還不知道。”
與種植大戶不同,小散戶還一如既往地種,只是今年不舍得往地里花錢了。農業部、財政部今年整合32.5億元資金支持玉米產業結構調整,重點補助發展糧改飼和糧豆輪作。而山東不在東北、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地區,無法納入玉米結構調整國家補貼序列。但利好消息是,根據中央部署安排,今年玉米收儲制度,由過去的臨時收儲變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制。
山東現代農業技術產業玉米崗位專家李宗新說,“也就是政府不直接入市收購農產品,而是制定目標價格,再將目標價格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直接補貼給農民。山東歷來屬于夏玉米的優勢產區,這意味著山東農民有望享受到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帶來的紅利。”
市場經濟同樣需要引導。既要保護農民種糧、種玉米的積極性,又要做好結構調整大文章,開展輪作、間作、改種,這方面,政府方面顯然還沒有拿出更得力地舉措,給觀望等待中的農民朋友以切實有效的指導幫助。看著即將播種玉米的田地,魏德東還是舉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