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更接近生理狀態,避免發生起搏器綜合征
心內科專家為患者安裝心臟起搏器
□本報記者 石少軍 本報通訊員 李夢嬌
“感謝德州市人民醫院和北京專家治好我的心臟病。 ”12月2日,患者韓先生將一面錦旗送到德州市人民醫院心內科。
69歲的韓先生,因“胸悶、憋氣一個月”于11月15日入院,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專家聯合北京專家,成功實施左束支起搏治療術。醫院心內科主任李克清介紹,此次手術為全市首例,“左束支起搏”是目前心臟起搏領域最新的技術,可使心臟跳動更接近生理狀態。
韓先生活動量稍大即有胸悶憋氣癥狀,心率每分鐘只有40次,做動態心電圖顯示其為竇性停搏、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
李克清介紹,考慮到患者年齡大,心臟潛在功能欠佳,常規起搏器植入的治療技術勢必影響患者的心臟功能,發生起搏器綜合征如心房顫動和心力衰竭并發癥的可能較大,他帶領團隊反復討論研究患者病情,制定了縝密手術方案,決定實施“左束支起搏”。“手術由北京朝陽醫院田穎主任親自指導,患者的心臟為橫位心,不是正常的心臟位置,這增加了手術的難度,但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順利地將心室3830電極從右心室間隔側旋入左心室內膜下的左束支區域。 ”李克清說。“左束支區域起搏是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生理性起搏,我們科室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開展醫療前沿技術。此次全市首例左束支起搏介入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起搏治療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為廣大需置入起搏器的患者帶來福音。”李克清說。
據了解,傳統右室起搏可以導致心室電機械失同步,使患者治療后遠期心力衰竭和心房顫動的風險增高。2017年在全球興起的左束支起搏,更接近人體正常的工作模式,可有效防止患者左室功能下降及左室重塑,實現了生理性起搏的同時,施行起來相對簡單,拓寬了適應癥,而且費用更低,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且先進的全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