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吳楊通訊員李婷)
很多孩子的耳朵旁邊有一個小洞,老一輩的人把它叫做“倉眼”,也有人叫它“聰明孔”,認為這個孩子以后會很聰明。“人們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實際上這個小洞真正的名字叫‘耳前瘺管’,屬于一種先天畸形。”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李明指出,耳前瘺管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疾病,平時千萬不可用手擠壓,以免造成感染。一旦出現感染癥狀,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檢查,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10歲的豆豆(化名)出生時就被發現了異樣——右耳朵前長有小孔。家里的老人認為有“倉眼”的人是有福之人,一直沒當回事,豆豆經常也會不自覺地用手去撓兩下。近日,豆豆的右側耳朵莫名其妙地腫了起來,吃了幾天消炎藥才消腫。之后,耳朵紅腫情況又反復了兩三次,家長趕緊帶孩子到德州市中醫院就診,檢查后才知道這是耳前瘺管感染,需手術切除。“在耳前瘺管的治療過程中,中藥也發揮著很好的輔助作用。”李明告訴記者,在適當的時機采用中藥輔助治療,不僅可以起到消炎排毒的作用,也能幫助患者的傷口快速愈合。目前經過手術和口服中藥治療,豆豆已經順利康復出院。
李明表示,先天性耳前瘺管一般無癥狀,外口為皮膚上有一個小凹洞,用手擠壓會有少量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樣物從竇口溢出,溢出物有異味,局部會感到瘙癢不適,無癥狀或無感染者可不作處理。一旦發生感染,局部會發生紅腫、疼痛等癥狀,并且疼痛感特別強。“很多人覺得消炎排膿后就沒事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有些患者終生不發生感染,可不必手術,但只要發生1次感染,就會有反復感染發作的傾向。感染嚴重者,需盡快進行手術切除,治療不徹底還會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李明告訴記者,這種病并發感染的時間不確定,各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
此外,李明提醒家長,當發現孩子有耳前瘺管時,千萬不要用手去擠壓,以免因擠壓造成逆行性感染。一旦出現發炎感染等癥狀,一定要及時治療,早期干預,防止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