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進入高發季,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專家提醒——預防牢記 15 字訣
□本報記者滕璐本報通訊員李敏
4月25日,記者從德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每年4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這種疾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多,且易復發,學齡前兒童是易感人群。“雖然手足口病患者大部分可自愈,但為了不讓孩子受病毒折磨,家長一定要提高預防意識,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預防工作。”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副科長楊衛紅說。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患兒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為口痛、厭食、發燒,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重癥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甚至出現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楊衛紅說,手足口病重癥或死亡病例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接種EV71疫苗能有效減少重癥和死亡的發生,推薦6月齡至5歲適齡兒童接種,建議12月齡前完成全程免疫。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過三種途徑傳播:糞口途徑、接觸傳播、呼吸道飛沫傳播。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楊衛紅建議:首先,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給孩子洗手,不要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看護人員接觸孩子前、更換尿布后、處理孩子糞便后均要洗手;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并勤曬衣被;避免接觸患手足口病的兒童,病情流行期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動差的公共場所;讓孩子休息好,適當曬太陽,增強免疫力;每天早晨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和腳心以及口腔,并注意孩子體溫變化。“家長一定要牢記預防15字口訣:喝開水、吃熟食、常洗手、勤通風、晾衣被。”楊衛紅說。
若是患上手足口病,居家隔離治療期間,家長及看護人員應密切留意其身體狀況,學會“二摸”和“二看”,前者是摸患兒額頭是否高燒、摸皮膚是否發冷,后者是看患兒是否精神萎靡不振、看肢體是否顫抖抽搐。“如發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將患兒送至醫院進行治療。”楊衛紅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