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滕璐 本報通訊員 高潔
“恢復得不錯,記得一個月后來復查。”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神經外科病房里,張先生出院前,醫院黨委委員、執行院長王東海叮囑道。此前,在王東海的帶領下,醫院神經外科成功為患者實施了“腦血管造影術+右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有效降低腦梗死風險,完成全市首例復雜頸動脈病變的復合手術血運重建術。
76歲的張先生因“間斷性語言障礙、頭暈及反應遲鈍半個月”,到該院神經外科就診。經檢查,他右側頸內動脈狹窄已近閉塞,如不治療,右側頸動脈完全閉塞就會失去手術機會,輕則殘疾,重可危及生命。
王東海和科室主任醫師王岷帶領科室專家評估病情后,決定在復合手術室進行“全腦血管管造影術+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如果存在遠端串聯狹窄或夾層的情況,術中即刻介入干預,以保證頸動脈血運重建效果。王東海帶領醫生李鴻源、師林和郭運林,通過全腦血管造影術,明確頸動脈狹窄程度及長度,然后在不搬動患者情況下,同期進行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術中剝除斑塊是平常手術斑塊長度的2倍多,達到8.5厘米。憑借高超技術,手術團隊完整剝除巨型斑塊,重建了頸動脈血流,閉塞狹窄完全解除。術后患者言語流利,四肢活動正常。術后4天,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針對該類患者,一般先進行全腦血管造影術,查看血管狹窄情況,擇期再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德州醫院建有兩個帶有造影設備和麻醉開放手術條件的復合手術室,采取復合手術治療復雜血管病變,可避免2次手術痛苦,還能縮短住院時間。”王東海如是說。此次斑塊較長,稍有不慎容易導致血管損傷或者斑塊剝脫不充分,而復合手術模式的應用,使手術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
由于頸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狹窄的發生悄無聲息,一旦狹窄嚴重了會誘發腦缺血發作,突發腦梗死,故稱之為頸動脈內的“沉默殺手”。王東海提醒:若出現頭暈、眼前發黑或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要及早來醫院就診。此外,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患者要注意預防頸動脈狹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高危人群,建議定期進行血管體檢,頸部血管超聲就是一種有效的常規篩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