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校園內舉行的信任盲行互動游戲
德州學院舉辦對抗容貌焦慮討論會
德州學院舉辦主題心理講座
□本報記者 唐志梅 滕璐 本報通訊員 張月華 張琦
為引導大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辦公室向全國大學生發出倡議,把每年的5月25日確定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諧音“我愛我”,提醒大學生“珍惜生命,關愛自己”。近年來,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再諱疾忌醫,而是選擇主動咨詢。
影響當代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市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在今年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前夕,記者對我市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采訪,并咨詢了專業心理醫生,解讀大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學校全面關懷
5月21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系到德州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專職心理教師高歌,就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展開采訪。
高歌說:“目前我校大學生心理大多積極向上,但也會有同學偶爾因壓力出現負面情緒。”不同群體的壓力往往源自不同方面:大一新生容易出現不適應新環境的現象;而大四學生即將畢業,更多的壓力來自于就業;大二大三學生則更多的是在與同學、室友交往的人際關系上感受到壓力。
據了解,德州學院十分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并根據上級文件,建立了嚴謹的規章制度、健全的組織體系、完善的服務網絡。在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領導小組的帶領下,學校每學期都會在開學一個月內進行心理普查工作,并進行專業數據分析,建立學生檔案。其次,學校也會定期開展心理排查工作,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二級學院心理輔導站——班級心理委員——公寓心理觀察員——宿舍心理守護員”五級心理健康工作網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全面、多角度的關懷。“學校每年4月至6月開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倡導大學生要學會愛自己、珍愛生命、關心他人、關愛社會。”高歌說。
隨著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會在感受到自我情緒無法調節或心理壓力無法承受時,主動尋求老師或者同學的幫助。
環境變化,情緒易受影響
“大學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不穩定性和可塑性使得他們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心理上的變化。”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五科副主任賈妍說。
小婷是名大四學生,從小養尊處優,沒吃過苦,前段時間進入一家公司實習。本來工作上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再加上進入新環境,人際關系處理上也跟以前大不相同,一時很難適應。即將畢業,但工作的事還沒有著落,這也讓小婷更加恐慌,導致她經常半夜失眠,常常莫名其妙發脾氣。朋友意識到小婷問題的嚴重性,便陪她到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經詢問,醫生得知小婷很少遇到挫折,家長將她“保護”得很好,所以遇到困難時,不知道如何排解壓力,造成了心理問題。
“有些大一新生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對父母過于依賴,生活自理能力差。”賈妍說,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也是一個原因。大學生對社會有各種強烈的需求,極力想表現自己的才能;他們對社會的復雜缺乏認識,對自身行為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了解不夠深刻,加上人生觀、價值觀尚未穩定,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與心理防衛機能不成熟、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表現出抑郁、焦慮的情緒。
學會傾訴,增加自我悅納
作為關系著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學生群體,應該如何調整好心態,應對學業、競爭以及人際等各方面的壓力,遠離焦慮、抑郁等情緒的侵襲?賈妍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要學會接納自己的煩惱和痛苦,有問題、有痛苦一定要傾訴,要增加自我悅納。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是每個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美好,學會自信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多想想自己的優點,學會自我欣賞。
其次要學會約束自己。規律作息除了保證身體健康外,對心理和大腦健康也十分重要。建議早睡早起,每天保證7至8小時睡眠。遠離煙酒,長時間吸煙或飲酒對情緒有破壞作用,嚴重時會形成煙癮或酒癮,正常腦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第三,培養興趣愛好。研究發現,擁有個人興趣愛好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興趣愛好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也可以發掘自己的潛能,幫助學生表達自我。大學生可以多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培養陽光樂觀的性格。
第四,學會傾訴與表達情緒。傾訴和表達是進行情緒宣泄的良好方式,有心理問題困擾時,可通過向同學、朋友、家人、老師等傾訴自己遇到的問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焦慮和壓力,對于任何情緒的出現都不逃避、不對抗。也可通過聽音樂、運動等方式釋放壓力,緩解情緒問題。
如果發現自己有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時,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或者醫院的心理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