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積極預防、主動監測、規范治療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閻潤珍通訊員張月華
眾所周知,我國是肝病大國,肝炎患者約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演變的“三部曲”,一旦肝炎控制不好,就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重視肝炎的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在第12個世界肝炎日到來之際,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柏玉明為大家普及肝炎的相關常識。
男子忽視肝炎治療病情惡化
37歲的劉先生有肝炎家族史,雖然每年體檢都顯示陽性,但是由于不疼不癢,也沒有任何不適,便沒有引起重視,而且經常喝酒熬夜。今年3月份,劉先生出現面色發黃的癥狀,而且還經常感覺惡心,經檢查,他已經是肝癌晚期。“在接診的肝病患者中,像劉先生這樣忽視病情的患者不在少數,治療難度大,預后也很差。”柏玉明介紹,肝炎患者本身的肝臟功能有所下降,若是再大量喝酒,更會增加肝臟負擔,使乙醇轉化的乙醛得不到分解,導致更嚴重的肝臟損害。另外,熬夜也會使肝臟得不到足夠的氣血滋養,使受損肝細胞增多,肝臟來不及自我修復,也會加重肝臟病變程度。
有病不“喊”疼更不要掉以輕心
據了解,肝臟沒有痛覺神經,所以對于肝臟疾病,尤其對于肝臟的占位性疾病,如果占位性病變較小,或肝臟沒有發生腫大,患者不會有臨床癥狀。
“不要以為不疼痛就是好事,危險與疾病往往就會潛伏在此。一旦感到疼痛,說明肝臟發生腫大后牽動了周圍的組織和肝包膜所致。”柏玉明說,肝臟的代償能力很強,只要還有30%的肝組織在起作用,仍然可以維持日常生活,因此肝臟也有另外一個響亮的名稱——“頑強的器官”。然而,這個既“沉默”又“頑強”的器官常常會被人們忽視最初的小癢小痛,一旦發現肝區疼痛了,有可能就是疾病的中晚期了。
定期體檢尋找“蛛絲馬跡”
病毒、酒精、藥物、自身免疫、脂肪肝等因素是引發肝炎最常見的病因。當細菌、寄生蟲感染、先天代謝異常、全身系統疾病累及肝臟時,也會導致肝炎的發生,因此,人們需要通過定期體檢來關注自身肝功能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雖然肝臟沒有痛覺神經,肝癌極早期確實有可能是不痛不癢,但部分患者還是有蛛絲馬跡可循的,比如會出現右上腹隱痛、乏力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非特異性癥狀,這時,主動體檢篩查在肝癌早期發現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針對一些容易發生肝癌的高危人群,至少每年體檢一次,檢查項目包括乙肝兩對半、肝功能、血清AFP和肝膽B超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