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直擊山大齊魯醫院德州醫院ICU——“輕癥不下火線”守護患者健康
□圖/文見習記者邢仁宇本報通訊員李夢嬌
1月5日晚上10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重癥醫學科(ICU)科護士長左擁軍脫下防護服,這一天,她已工作了15個小時,身心俱疲。剛剛走出病房樓,手機驟響,得知又有一名重癥患者急需搶救后,左擁軍毫不猶豫地返回了工作崗位。對ICU醫護人員來說,這已成為工作常態。
救治“主戰場”吹響集結號
近期,新冠感染重癥患者數量直線上升,ICU成了救治的“主戰場”。為應對重癥高峰,醫院將產科ICU、神經外科ICU、心外科ICU等專科ICU全部轉為綜合ICU,增設病床,增加重癥患者收治率。醫護人員充分發揮“輕癥不下火線”的精神,24小時值守,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月3日凌晨兩點,內系ICU病區護士長孫暉被一陣急促的鈴聲驚醒,電話那頭傳來焦急的聲音:“您快過來吧!科里來了幾名呼吸衰竭的病人,人手周轉不過來了!”孫暉立刻換好衣服,不到10分鐘便趕到了病房。經過幾小時緊張地搶救,幾位病人都脫離了危險。“近期醫護人員減員嚴重,重癥患者接診量卻上升了3倍,病床已經是‘無縫銜接’,上一名患者剛走,下一名患者就已經在等候了,像這種半夜叫醒上崗的情況已是家常便飯。”孫暉說。
醫護人員個個“輕癥不下火線”
由于重癥患者多伴有低氧血癥,醫院全面推行了俯臥位通氣法,通過調整患者臥姿,增加前胸部的血流量和背部的通氣量,改善氣體交換。內系ICU護士喬風華在為一名大體重患者翻身時扭傷了腰,她腰上本就有舊傷,劇烈的疼痛讓她上半身難以直立,在同事們勸說下才請假去治療。第二天,腰傷剛有好轉她便重回崗位,“現在醫院高效運轉,每一名醫護人員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我早一點回來,就能多分擔一些工作,患者也能得到更好的護理。”喬風華說。
上月28日晚上10點,外系ICU帶班組長戰楓值夜班時感到喉嚨有些不舒服,隨即又出現頭暈、反胃癥狀,一測體溫38℃。“當時醫院很多醫護人員都生病了,減員非常嚴重。”戰楓說,“我趕緊吃上退燒藥,無論如何必須扛過這一夜。”第二天一早,接班人員到崗,戰楓再測體溫已經燒到40℃。看到接班的同事,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快去看看病人”。
同屬外系ICU的閆飛飛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得知科里人少排不開班,她癥狀稍輕后主動要求返崗,上午在崗位忙碌,下午輸液治療。“雖然當時只能做些記賬、拿藥之類的活兒,但能為同事們分擔點工作壓力,能為病人帶來一份保障,我感到很欣慰。”閆飛飛說。
舍小家顧大家堅守戰疫一線
許多醫護人員的父母、子女也出現了新冠感染癥狀,但由于醫院的超負荷運行,他們往往很晚才能回到家中,給家人的陪護反而是最少的。急診ICU的霍族帥夫妻是醫院的雙職工,平時家中孩子由父母照顧,如今父母和孩子都病倒,二人卻都沒辦法回家照顧他們。“每天下班后我會買好藥,分別到父母和岳父岳母家中,為老人孩子輸液。”霍族帥說,“白天護理患者、晚上護理家人,這種情況在醫護人員中十分普遍,雖然累了些,但能夠兼顧家人的健康,我感到很知足。”
“目前重癥患者多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基礎病多,護理難度大,很多醫護人員都是癥狀稍輕就返崗工作,人手短缺問題依然存在。希望大家能給醫護人員多點理解,多點關愛。”左擁軍介紹,目前醫院正從其他科室抽調人手、加緊培訓,讓更多醫護人員具備重癥救治能力,盡全力守住重癥醫學科這一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