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杜華江石秀秀本報通訊員金吉鑫任俊莉
8月7日,記者走進平原縣前曹鎮衛生院,干凈整潔的就醫環境,醫療樓內住院處、門診處、生化室、國醫堂等科室一應俱全、分區合理,心電圖機、B超機等檢測設備配置齊全。“近幾年,縣里加大了對衛生院的投入,硬件設施提高了很多。 ”院長高善強告訴記者。
醫改政策實施以來,平原縣加大投入力度,著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變了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老舊、落后的狀況,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得好病。
實施標準化建設,高效、標準的醫療服務覆蓋全鎮
以前,前曹鎮衛生院只有兩排老舊的平房,內科、外科不分,病房、門診不分,診療設備更是寥寥無幾。 “哪里臟,哪里亂,哪里就是衛生院”,這是當時村民對鄉鎮衛生院最直觀的描述。 “小病去村衛生室,嚴重的就去縣醫院,那時候基本沒人到衛生院看病。 ”高善強說。
為能真正發揮鄉鎮衛生院的作用,2009年,平原縣抓住新醫改機遇,借助省政府實施的鄉鎮衛生院改造“360工程”和“1127工程”,先后投入2700萬元,用于基層衛生院規范化建設,前曹鎮衛生院便是其中之一。 “2013年,我們投入300萬元,新增了彩超、全自動生化儀等醫療設備。 ”高善強說。同時,他們還開辦了集特色中醫、針灸推拿室、熏蒸室等于一體的國醫堂,提升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衛生院完成標準化建設后,便捷的就診流程、舒適的住院環境贏得了村民的廣泛好評。“以前,每天就診的病人最多十幾人,現在平均超過100人。 ”高善強欣慰地說,“我們要將高效、標準的醫療服務覆蓋全鎮。 ”
“工資不低、病號不少,在這里同樣擁有職業歸屬感”
留不住人、沒有人才,是許多鄉鎮衛生院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留不住人,咱就創造讓人愿意留下來的條件;沒有人才,咱就想辦法培養人才!”高善強說,衛生院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破解鄉鎮衛生院人才流失問題。衛生院的硬件條件好了,高善強開始重視提升醫護人員的職業歸屬感和自豪感,“這更能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 ”
前曹鎮衛生院目前有職工43人,其中部分是合同工,但他們的勞動強度一點不比在編人員少,如何才能體現他們的價值?高善強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同工同酬,讓合同工也享有和在編人員一樣的薪酬。僅2013年下半年,該院用于發放職工工資的開銷比2012年多出了十幾萬元。
在人才培養方面,該院“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省市級醫院的業務交流與合作,定期邀請各科專家來院坐診,并派本院醫護人員跟崗學習。從去年開始,還實施了全科醫生培養,第一批4名全科醫生已正式上崗。如今衛生院內業務學習氛圍濃厚,全院醫療水平大幅提升。
作為該衛生院首批全科醫生中的一員,任萬麗感受頗深:“我現在內科、婦科、兒科的普通疾病都能診治,看到自己治療的患者康復出院,心里特別自豪。在這里工作,工資不低,病號不少,同樣能擁有作為醫生的職業歸屬感。 ”
“醫療條件好、花錢少,在這看病放心”
“今天傷口疼痛減輕了嗎,食欲好些了嗎? ”8月7日8點多,外科大夫任海洋正在給患者王明彥查看病情。王明彥剛從縣醫院做完胃大部切除手術,之后轉診到前曹鎮衛生院進行康復治療。 “這里離家近,方便,而且醫療條件也不錯,花錢又少,在這兒看病放心。 ”
“像王明彥這樣的患者,按新農合規定,住院費用能報銷75%。 ”高善強說,在鄉鎮衛生院,新農合門診報銷最高達80%,中醫藥報銷比例則達到95%。這也正是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來鎮衛生院看病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衛生院門診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0%,人均門診費下降了20%,人均住院費下降了10%。
記者手記:
準確定位才能找到出路
鄉鎮衛生院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種種困境,如何扭轉困局,實現良性發展?前曹鎮衛生院給出的經驗:準確定位才能找到出路。
拼高端技術,比不上縣級以上醫院;拼靈活,比不上村級衛生室,唯有提高醫療“性價比”,鄉鎮衛生院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前曹鎮衛生院通過把醫院硬件水平、診療水平和服務水平提上去,把治病費用降下來,從而吸引了群眾前來就醫,為同類醫療衛生機構發展提供了經驗。在今后的發展中,各鄉鎮衛生院還應進一步認清自身優劣,揚長避短,找準定位,搶占到更多的醫療市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