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在局長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三十年。憑著他精明能干、工作踏實,業務精通,由最初的辦事員、副主任、主任、副局長升到一把手。可能是年齡大了,到此止步不前。后來上級“挽留”,又在調研員這個虛崗上混了兩年,直到前年才“裸退”。
??? 父親政績是有,上上下下有口皆碑,可人緣不怎么樣。這從離休剛開始那陣可以看出來。逢年過節,以前的老上級也只是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就是一手提拔起來的現任領導,由于批評起來不留情面,禮節性的登門“匯報”只簡單的談工作。因為生活上關心得少,原來的下屬路上碰了面仍噤若寒蟬。即使在家里,攝于父親的“威儀”,我們和他缺乏心對心的溝通,表面上順從。父親對此進行了反思,得出的結論是:自己當領導是成功的,但結交人,貼近群眾,親情方面遠遠不夠。在這方面需要在晚年生活中迅速彌補。
??? 基于這樣的認識,父親痛定思痛,下決定徹底放下領導的架子,發自內心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頭,融入進大眾生活中。時間一久,周圍的人發現他變了,變得隨和可親,充滿愛心,喜歡細叨。不過,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仍那么堅持原則,沒有絲毫的通融余地。
??? 以前父親出門,基本上不說去做什么,即便因開會處理工作上的雜事回來得晚一點,也不屑與家人打招呼?,F在,父親上下樓,見走路風風火火的年輕人,點點頭,主動讓到一旁。他從來不在上下班高峰期擠車,說年輕人遲到會扣獎金。就是在銀行大廳排隊,或吃早餐,都是讓年輕人先買。反正自己是個閑人,多給別人便利,就是空出一點社會資源。
??? 街坊鄰里只要誰有啥難事,父親喜歡問到底,積極地跑前跑后,利用以前的老關系解決。有的忙幫上了,有的則無能為力,不過,還是收獲了一片感激。時間一久,大家覺得這個老頭怪可愛,挺有意思,主動找他聊天,打招呼。父親的人緣就這樣慢慢地建立起來了。
??? 工作時和退休后是人生的兩種狀態。一旦進入暮年,最怕被人遺忘,被視為沒用的人。而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緣也是安逸養老的一個重要因素。試想,一旦在路上或家里突發疾病,也得靠的就是這些老鄰居或熱心的路人。好人緣不會自己來,要靠自己的真情付出。
??? 能這樣想這樣做,對父親來說猶未為晚,是人生的頓悟和升華,他從中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樂和慰藉。
□宋紹武